“逻理葩说”是泰祺教育打造的精品学科栏目之一,专注于管理类/经济类综合能力的逻辑科目。泰祺逻辑教研组老师们会定期分享和备考相关的复习规划、题型点拨等干货,也会不定期地发送一些其他和逻辑相关的热点分析、有趣内容。欢迎您有空来听听我们“逻理葩说”——讲逻辑、讲道理的奇葩说。
泰祺教育逻辑教研组老师
如果同学们对于知识点或题目还有疑问
欢迎在留言评论区提问
届时崔常龙老师将空降评论区
亲自为各位同学答疑解惑!
管理类联考中逻辑部分主要分为三大题型:纯形式逻辑、综合推理和非形式逻辑。虽然不同题型考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都有命题人青睐的高频考点,本文就为大家逐一介绍,希望能在备考冲刺阶段给大家带来帮助。
纯形式逻辑高频考点:假言等价
纯形式逻辑题是指可以将题目形式化,然后仅仅根据公式推理就能直接做出来的题目,其识别特征是在题干中能看到“如果就”、“只有才”等典型的形式逻辑提示词。纯形式逻辑题在掌握并熟练相应公式后,是需要大家保证不失分或尽量少失分的。其中,假言等价就是必须要熟练掌握的一个公式。
假言等价即:p→q = 非q→非p,近年考试的逻辑第一题基本上都是考查的这一知识点,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有时为了增加难度,也可能同时考查摩根等价,即:①非(p∧q)= 非p∨非q,②非(p∨q)= 非p∧非q。例如:如果能被选上,就要德才兼备。这句话可形式化为:被选上→(德∧才),它等价于:非(德∧才)→非被选上,即:(非德∨非才)→非被选上。
【例1】张教授:利益并非只是物质利益,应该把信用、声誉、情感甚至某种喜好等都归入利益的范畴。根据这种对“利益”的广义理解,如果每一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其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社会就是一个良善的社会。
A.只有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社会才可能是良善的。
B.尽可能满足每一个体的利益需求,就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C.如果某些个体的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得到满足,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D.如果有些个体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那么社会就不是良善的。
E.如果一个社会不是良善的,那么其中肯定存在个体损害他人利益或自身利益需求没有尽可能得到满足的情况。
E项,非良善→(损害他人∨非满足自身),与题干等价,故选E。
综合推理高频考点:隐藏起点
综合推理题会涉及形式逻辑公式推理之外的较为复杂的排列或其他计算,最近两三年的综合推理题量已经高达13-14题,而且绝大部分都会涉及形式逻辑。最近在综合推理题中,命题人往往把起点设置得很隐蔽,造成考生无从下手,可能最终只能放弃。
如果题干给的所有条件都是假言判断,而没有给出明确的推理起点,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有隐藏的起点。隐藏的起点往往要结合假言做假设,在做综合推理题中,一定要关注题目给定的数量关系,比如对应匹配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
例如一道真题:“某地人才市场招聘保洁、物业、网管、销售等4种岗位的从业者,有甲、乙、丙、丁4位年轻人前来应聘。事后得知,每人只选择一种岗位应聘,且每种岗位都有其中一人应聘”。接下来给我们这样一个条件:“如果乙应聘保洁,那么丙应聘销售,丁也应聘保洁”。假设乙应聘保洁,则丁也应聘保洁,这时就违反题意“每种岗位都有其中一人应聘”,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乙不应聘保洁,它就是这题的隐藏起点。
【例2】某单位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和癸 10 名新进员工,他们所学专业是哲学、数学、化学、金融和会计 5 个专业之一,每人只学其中一个专业。已知:
(1)若甲、丙、壬、癸中至多有 3 人是数学专业,则丁、庚、辛 3 人都是化学专业。
(2)若乙、戊、己中至多有 2 人是哲学专业,则甲、丙、庚、辛 4 人专业各不相同。
【答案】A
【解析】题干分析:题干只给出两个假言的条件,没给推理起点。所以本题只能假设,相对而言(2)的前面更简单,用(2)推。
假设“乙、戊、己至多2个哲学”,结合(2)可得:甲丙庚辛各不相同。
庚辛不同,即:不会都是化学,结合(1)否后必否前可得:甲丙壬癸都是数学。与前面推出的“甲丙不同”冲突。故该假设不能成立,可得:非(乙、戊、己至多2个哲学)=乙戊己都是哲学。选A。
非形式逻辑高频考点:过渡法加强
非形式逻辑题无法通过将题干形式化来解题,也无需对条件进行排列计算,主要依靠阅读理解来解题。近年非形式逻辑题考查过渡法加强这一考点特别多,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
所谓的过渡法加强,可以理解为题干推理关系中的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因果关系中的因和果的关系不够明确时,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因和果之间建立联系,使论据和论点、因和果的关系更加明确,以此达到加强的效果。例如:论据在说“今天的教育质量将决定明天的经济实力”,而结论在说“PISA结果意味着中国有一支优秀的后备力量以保障未来经济的发展”。这时我们发现,论据和结论之间关系不够紧密,需要建立教育质量与PISA结果之间的联系,才能使论证成立。
【例3】研究人员用脑电图技术研究了母亲给婴儿唱童谣时两人的大脑活动,发现当母亲与婴儿对视时,双方的脑电波趋于同步,此时婴儿也会发出更多的声音尝试与母亲沟通。他们据此认为,母亲与婴儿对视有助于婴儿的学习与交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观点?
A.当部分学生对某学科感兴趣时,他们的脑电波会趋于同步,学习效果也随之提升。
B.在两个成年人交流时,如果他们的脑电波同步,交流就会更顺畅。
C.当母亲与婴儿对视时,他们都在发出信号,表明自己可以且愿意与对方交流。
D.当父母与孩子互动时,双方的情绪与心率可能也会同步。
E.脑电波趋于同步可优化双方对话状态,使交流更加默契,增进彼此了解。
【答案】E
【解析】本题为加强题。
论据:母亲与婴儿对视时,双方脑电波趋于同步,此时婴儿也会发出更多的声音尝试与母亲交流。
C项,看着很像,但实际不好。C的意思是对视是交流的信号,而不是题干说的对视这个行为促使婴儿想要和母亲交流;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在这个阶段多刷真题,尤其是最近几年的真题,从真题中梳理出高频考点,熟悉相应的解题思路,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
在线预约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预约电话免费预约,还可以和我们的课程顾问进行在线实时交流,并在较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