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理葩说”是泰祺教育打造的精品学科栏目之一,专注于管理类/经济类综合能力的逻辑科目。泰祺逻辑教研组老师们会定期分享和备考相关的复习规划、题型点拨等干货,也会不定期地发送一些其他和逻辑相关的热点分析、有趣内容。欢迎您有空来听听我们“逻理葩说”——讲逻辑、讲道理的奇葩说。
泰祺教育逻辑教研组老师
老师在线答疑
如果同学们对于知识点或题目还有疑问
欢迎在留言评论区提问
届时王佩老师将空降评论区
亲自为各位同学答疑解惑!
论证题也称为非形式逻辑题,该题型无法通过将题干形式化,套形式逻辑公式来解题;也无需同综合推理题那样对条件进行排列计算,论证题主要依靠阅读理解来解题。在近年真题中,论证题每年的题量大致为10题,其中,大部分为加强削弱题型。
论证题根据不同问题要求可以分为:加强削弱题、假设题、比较题、解释题、评价题和结论题这6种题型。不同要求的问题,决定了正确选项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因此,在我们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需要认识不同类型的论证题,了解不同的解法要求,以及熟悉考试中常见的论证模型。
▲点击查看视频
加强削弱题
加强削弱题要求选一个选项支持或削弱题干论证,但是在论证题中,可能会有多个选项都能满足问题要求,也就是说可能会有几个选项都可以加强或削弱题干论证。这种题型最常见的问法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质疑以上论述?”,因此,要选出能支持或削弱题干的选项中力度最强的那个,即需要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例1】尽管今年来我国引进不少人才,但真正顶尖的领军人才还是凤毛麟角。就全球而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紧缺已是常态化、长期化趋势。某专家由此认为,未来10年,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高层次人才紧缺状况更甚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急需进一步加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专家论证?
A.我国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紧缺程度更甚于文科。
B.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性人才不比发达国家多。
C.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D.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E.我国近年来引进的领军人才数量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
【答案】C
【解析】题干论据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层次人才紧缺状况更甚于发达国家,结论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急需进一步加强。C项是很好的搭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急需进一步加强,可以支持题干。
假设题
假设题的题干一般是一个不完整的,缺少某些条件的论证,而假设题的要求就是选出一个可以补充题干论证所缺少条件的选项,最常见的问法是“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以上论述的假设?”。论证假设题需要判断哪个选项是题干论证所必须的条件,题量大概每年1-2题。
【例2】黄土高原以前植被丰富,长满大树,而现在千沟万壑,不见树木,这是植被遭破坏后水流冲刷大地造成的惨痛结果。有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现在黄土高原不长植物,是因为这里的黄土其实都是生土。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专家推断的假设?
A.生土不长庄稼,只有通过土壤改造等手段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B.因缺少应有的投入,生土无人愿意耕种,无人耕种的土地瘠薄。
C.生土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恶果,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D.东北的黑土地中含有较厚的腐殖层,这种腐殖层适合植物的生长。
E.植物的生长依赖熟土,而熟土的存续依赖人类对植被的保护。
【答案】C
【解析】本题为非形式化假设题,需要找到题干论证所需的必要条件。题干的论据是不见树木是植被遭破坏后水流冲刷大地造成的惨痛结果;结论是不长植物是因为黄土其实都是生土。题干的论证间缺乏联系,需在水流冲刷大地与生土之间建立关系,所以C是必须要假设的。其他几项跑题明显。
比较题
比较题要求选出一个和题干相似或不相似的选项,最常见的问法是“以下哪项与以上论证方式最为相似?”。比较题的题量大概为1-2道。不过近些年考试中比较流行考形式化比较题,特别是假言结构的比较题型。
【例3】作为一名环保爱好者,赵博士提倡低碳生活,积极宣传节能减排。但我不赞同他的做法,因为,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这样做,占用了大量科研时间,到现在连副教授都没评上。他的观点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以下哪项论证中的错误和上述最为相似?
A.张某提出要同工同酬,主张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分年龄、级别,一律按件计酬,他这样说话不就是因为她年轻、级别低吗?其实,她是在为自己谋利益。
B.公司的绩效奖励制度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它对所有员工都是公平的。如果有人对此有不同意见,则说明他反对公平。
C.最近听说你对单位的管理制度提了不少意见,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单位领导对你差吗?这么做分明是和单位领导过不去。
D.单位任命李某担任信息科科长,听说你对此有意见。大家都没有提意见,只有你一个人有意见,看来你是有问题的。
E.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直接看到的事物才能确信其存在。但是没有人可以看到质子、电子。而这些都被科学证明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A
【解析】本题为比较题。题干由副教授没评上得出他的观点不令人信服的结论,属于诉诸人身的谬误,与之相似的是A选项,由张某年轻、级别低去质疑她是为自己谋利,不可信。诉诸人身(人身攻击):不直接反驳别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抨击别人的出身、地位、经验、外貌、处境等。
解释题
解释题的要求是为题干的论证找出解释、原因,最常见的问法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解释题的题量大致为1道题,且基本上都是非形式逻辑,整体难度较低。
【例4】气象台的实测气温与人实际的冷暖感受常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同样的低温条件下,如果是阴雨天,人会感到特别冷,即通常说的“阴冷”;如果同时赶上刮大风,人会感到寒风刺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人的体感温度除了受气温的影响外,还受风速与空气湿度的影响。
B.低温情况下,如果风力不大、阳光充足,人不会感到特别寒冷。
C.即使天气寒冷,若进行适当锻炼,人也不会感到太冷。
D.即使室内外温度一致,但是走到有阳光的室外,人会感到温暖。
E.炎热的夏日,电风扇转动时,尽管不改变环境温度,但人依然感到凉快。
【答案】A
【解析】本题为解释题,首先分析题干,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同样的低温下,阴雨天、刮风时会感觉更冷。A项,还受风速、湿度影响,所以刮风和阴雨天会感觉更冷就说得通了。所以A可以解释。
评价题
评价题的要求是评价题干论证的方法和漏洞等等,题量大概为0-1题,主要以非形式化论证为主。考试形式变化比较多,细分题型也很多,在备考中属于不太重要的题型,不需要特别练习。
【例5】研究者调查了一组大学毕业即从事有规律的工作正好满8年的白领,发现他们的体重比刚毕业时平均增加了8公斤。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有规律的工作会增加人们的体重。
关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询问的关键问题是以下哪项?
A.该组调查对象的体重在8年后是否会继续增加?
B.该组调查对象中男性和女性的体重增加是否有较大差异?
C.为什么调查关注的时间段是对象在毕业工作后8年,而不是7年或者9年?
D.和该组调查对象其他情况相仿但没有从事有规律工作的人,在同样的8年中体重有怎样的变化?
E.和该组调查对象其他情况相仿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同样的8年中体重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D
结论题
结论题大致是要求选一个从题干能得到的结论。最常见的问法是“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哪项?”,本质上是指从题干推出选项。近年考试中每年30道逻辑题里约有17~20题结论题,其中约有12~14题综合推理题,5~6题纯形式逻辑题,0~1题非形式逻辑题。这里介绍的是非形式逻辑的结论题。
A.由于所列城市盛夏天气变化频繁,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就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B.由于所列城市并非我国的所有城市,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C.由于所列城市在同一天不一定展示所有的天气类型,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可能不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D.由于所列城市在同一天可能展示所有的天气类型,所以上面所列的9类天气一定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E.由于所列城市分处我国的东南西北中,所以上面所列9类天气一定就是所有的天气类型。
【答案】C
【解析】本题选C,本题为非形式结论题,优先选语气弱的,即C选项。题干只列了一天部分城市一天的情况,至于天气类型全不全面根本无从判断,所以像ABDE这种绝对的选项是不能选的。
千万不要错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