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崔常龙老师
泰祺教育逻辑教研组老师
在逻辑的学习中,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快速拿分,不同题型也对应着不同的解题技巧,所以泰祺教研组开辟一个全新的专栏“题型点拨”,陆续为大家带来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讲解。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能够加以运用,举一反三。
结论题是我们管理类联考逻辑中的一种常见的题型,近年考试中每年30道逻辑题里约有17~20题。在本期文章中,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结论题的固定考法——性质判断的翻译。在介绍翻译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介绍一下性质判断及其结构。
性质判断及其结构
性质判断,也称直言判断,断定的是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例如:
例1:逻辑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
例2:所有学员都能考上;
例3:有些女生不是广东人。
性质判断主要是由变项和(逻辑)常项构成。其中变项包括主项和谓项。主项表示判断断定的对象,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逻辑”、“学员”和“女生”都是主项;谓项表示判断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性质,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能考上”和“广东人”都是谓项。变项决定的是判断的内容而不是结构,在逻辑考试中不是主要考点。
考试侧重考查逻辑常项,它主要包括六个词,分别为“是”、“不是”、“所有”、“有些”、“必然”、“可能”。但这里的六个词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属于六类词,因为汉语中有很多它们的同义词,比如与“所有”同义的还有“任何”、“凡是”和“都”等,与“有些”同义的还有“有的”、“某些”等。
这六类词可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性质(断定)、范围和程度。其中性质(断定)包括“是”、“不是”(注:“是”表肯定,“不是”表否定,但在有些句子中“是”可能省略,如上文中的“所有学员都(是)能考上”,就省略了“是”,但我们依然能判定它是一个肯定句,学习初期为了看清结构可把省略的“是”补出来);范围包括“所有”、“有些”;程度包括“必然”、“可能”。
翻译题的识别方法
在标准的简单判断中,若出现“不(是)”,那么它应该紧跟在谓项前。如果“不(是)”出现在其他位置,就需翻译成标准判断。
翻译题的原则
把“不”扔掉,把“不”后面的逻辑常项全部取反。这里需要把握几个核心词:
首先,“后面”,就是说“不”前面的内容我们是不用去管的;
其次,“逻辑常项”,就是说看到变项也不用取反,直接照抄下来,只需取反逻辑常项;
再次,“全部”,就是说不管看到几个逻辑常项,都要取反;
最后,“取反”,这里的“取反”是指把逻辑常项变成上文提到的同维度的另一个词。例如,“所有”取反变“有些”,“有些”取反变“所有”,“必然”取反变“可能”,“是”(肯定)取反变“不是”(否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必然”、“可能”、“存在”或其否定(“不必然”、“不可能”、“不存在”)做谓项时,在翻译前需先将相应词提至最前,修正判断后再翻译。如:“所有同学都喜欢这个明星,这是不可能的。”,需要先调整为“不可能所有同学都喜欢这个明星。”,再进行翻译。
以上是关于翻译的解题技巧,接下来通过一道真题来检验一下大家掌握得如何。
真题演练
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
以下哪项最接近于上述断定的含义?
A.所有的错误必然都不能避免。
B.所有的错误可能都不能避免。
C.有的错误可能不能避免。
D.有的错误必然能避免。
E.有的错误必然不能避免。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性质判断的翻译。前期做题可以把“是”补出来,后期掌握得比较好后也可以不用补。原句等同于“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是)能避免”。其中“错误”是主项,“能避免”是谓项。需要注意的是,“不”后并没有紧跟谓项“能避免”,所以需要翻译。依据翻译的原则,把“不”扔掉,把该“不”后面的逻辑常项全部取反。先把“并非”(即“不”)扔掉,“可能”取反变“必然”,“所有”取反变“有些”,“都”也是“所有”的意思,“都”取反变“有些”,“是”取反变“不是”,原句可整体翻译为“必然有些错误(有些)不是能避免”,即“有的错误必然不能避免”。模态词(必然、可能)在否定词前的哪个位置不改变判断的含义。所以,正确答案为 E。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