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理葩说”是泰祺教育打造的精品学科栏目之一,专注于管理类联考综合卷的逻辑科目。泰祺逻辑教研组老师们会定期分享和备考相关的复习规划、题型点拨等干货,也会不定期地发送一些其他和逻辑相关的热点分析、有趣内容。欢迎您有空来听听我们“逻理葩说”——讲逻辑、讲道理的奇葩说。
本文作者:高帅老师
泰祺教育逻辑教研组老师
逻辑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需要我们做出更准确、更合适的判断。但是由于逻辑学并不是一门通识课程,绝大多数人没有学过,这就导致很多人在做判断时会违反逻辑规则,从而犯逻辑谬误(谬误即推理过程中的错误),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逻辑漏洞。
逻辑谬误在逻辑考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也是很多考生比较容易失分的部分。在逻辑学科专栏中,我们专门给大家开辟了“这个逻辑有漏洞”系列,会陆续给大家分享关于逻辑谬误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重要的逻辑谬误——类比不当。类比,是将同一类的两个事物间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简单地说,就是用日常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帮助理解未知的事物。
但如果仅仅将两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简单地看作比较的标准,这就犯了类比不当的逻辑错误,是无法通过类比来说明想要说明的道理的。
【例1】
◆妈妈:别人家的孩子期末考试得了100分,为什么你才考50分?
◆儿子:我哪能和人家比?他从小都聪明,学习成绩一直都好。
【简析】妈妈只看到“都是孩子”这个相同点,忽视了两个孩子间其他的重要差别,而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孩子”这个相同点。
【例2】
◆老师:昨天布置的作业你怎么没有交呢?
◆小明:早上来得急,忘记带了。
◆老师:你怎么不忘记睡觉呢?
【简析】老师用“睡觉和人的关系”类比“作业和人的关系”,和人有关系的事物非常多,并且关系与关系之间有非常大的区别。睡觉主要是由人的生理节律决定的,而作业显然不是这样,所以这两类关系之间在遗忘上不具备可比性。
上面这两种场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乍一看是非常正常的对话,但是,妈妈和老师俨然已经陷入逻辑陷阱,仅仅因为事物间有某些相同点就简单地将其看作比较的标准,犯了类比不当的谬误。
接下来看一下考试中是如何考查类比不当这一逻辑谬误的:
【例3】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最好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低下。
【解析】这是一道论证削弱题。题干中将鸟类的记忆力与人类的大脑记忆力进行类比,得出“孤独者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的结论。由鸟类类比人类需要保证两者大脑有相似的机制,但是A选项指出人类的大脑和鸟类的有着本质上区别,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此直接否定了类比的前提,最能削弱题干观点。
【例4】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很高。根据他们的经验,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就可以促进就业。我国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相当于美国50年前的水平,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垄断,这也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原因。因此,我国可以通过打破行业垄断提高第三产业占比从而促进就业。
B.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也存在着行业垄断。
C.我国基本国情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第三产业与就业的关系不适用于我国。
【解析】这是一道论证削弱题。题干中由欧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规律推理出我国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就业的结论。用“欧美发达国家”类比“我国”,这样直接照搬进行类比不一定合理,因为其他国家与我国情况“不一定”相同。C选项指出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国情不同,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规律不适用于我国,直接点明类比不当的逻辑错误,故选C。
通过对以上例题的分析,相信大家对类比不当这一逻辑漏洞有更深入的了解。做题过程中遇到题干进行类比时,要考虑到这个类比是否恰当,这点甚至放在写作部分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也通用。如果题干后文或选项中给出类比对象关键的区别,那么就是类比不当。考查类比不当的题目难度相对较小,备考做题过程中稍加注意即可。
在线预约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预约电话免费预约,还可以和我们的课程顾问进行在线实时交流,并在较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