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曹芬老师
泰祺教育逻辑教研组老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说话不严谨的情况,有时也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比如有句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这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词,但洗脑的同时,冷静一想,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除了这个,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这个山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进去了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再比如关于“矛盾”这个词语的典故:“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出现这些矛盾情况,其实背后体现出的就是我们在思维过程中的不严谨,逻辑性不强。
“自相矛盾”是思维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逻辑谬误。“两不可”也是在思维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种逻辑谬误形式,和我们熟悉的“自相矛盾”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感受一下:
◆例1:班上所有同学都遵守纪律,只有一人天天迟到。
【点拨】:在这句话中,如果根据前半句陈述,真的是所有同学都遵守纪律,没有人迟到的话,那么,怎么会又出现一个人天天迟到呢?所以这两句话的陈述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是自相矛盾的。
◆例2:小李告诉朋友:“他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死,但也没活着。”
【点拨】:很明显,在这个对话当中,逻辑上也是存在问题的。人的生命状态只有两种情况:生和死。生和死作为矛盾的情况,任何时候必然符合其一。而上述陈述同时否定互为矛盾的两者,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两不可。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应该能看到自相矛盾与两不可这两种谬误都和矛盾相关,但也存在区别:
-
自相矛盾指的是当我们同时肯定两个矛盾的断定时所犯的错误。例如,某人说自己的性别既是男,又是女,便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
两不可是同时否定两个矛盾的断定时所犯的错误。例如,某人说自己的性别既不是男,又不是女,便是两不可。
我们理解了两者的区别后,要学会对两者进行区分,避免混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考试中会怎么考查:
例3:这次预测只是一次例行的科学预测。这样的预测我们以前做过多次,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
以上陈述中的不当,也存在于以下哪项中?
A.在即将举行的大学生辩论赛中,我不认为我校代表队一定能进入前四名,我也不认为我校代表队可能进不了前四名。
B.这次关于物价问题的社会调查结果,既不能说完全反映了民意,也不能说一点也没有反映民意。
C.这次考前辅导,既不能说完全成功,也不能说彻底失败。
D.人有特异功能,既不是被事实证明的科学结论,也不是纯属欺诈的伪科学结论。
E.称中国千古一帝的,既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汉武帝。
【点拨】
题干和A项的不当都在于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同时否定,即“两不可”。其余各项同时否定的两个命题并不互相矛盾,因此并无逻辑不当。例如D项,“特异功能是被事实证明的科学结论”和“特异功能是纯属欺诈的伪科学结论”这两个命题并不互相矛盾,可以都不成立,同时否定并无不当。比如:文学、艺术不是科学,但也不是伪科学。
【答案】A。
在我们的考试中,如果考查相关的逻辑谬误,比较可能是以例3这样的题型出现,找与题干相似/不相似的选项(比较题)。
通过这一道小练习,不知道你有没有对这类逻辑谬误更为敏感呢?如果在一段陈述中发现矛盾,就要注意有没有对其同时肯定或者同时否定,一旦有,就是自相矛盾或两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