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同学说,感觉论证有效性分析很难,不知道怎样下笔才好。其实,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解题思路并不复杂——
-
找出题干中的多处论证缺陷,选择其中的4-5处成文;
-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这些问题何以导致论证存在缺陷;
-
组织起对应的语言和结构词,串联成文章。
我们不难看出,找出“论证缺陷”,是写作本类题型的关键之处。今天,我们就带考生同学们了解一下,在论证有效性分析中,有哪些类型的错误,我们如何针对这些类型的错误进行分析。
概念界定不清或前后不一致
材料所犯错误通常是对概念有多种不同的界定,并且不同界定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或者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混淆,没有区分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
【2014年真题】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写作思路】
“权力平衡“与”权力平等”概念不同,不能混淆。“权力平衡”指的是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状态;“权力平等”指的是权力大小相同,没有提到制约含义。两者看似相近, 实则差异很大,不能简单等同。
类比不当
类比涉及两种事物的对比或两个时段(事物的动态发展)比较,但这种比较不具有可比性。
【2012年真题】既然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等。
【写作思路】
由“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不能推出“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该类比显然并不恰当。事物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规律,看待问题相对的方法是哲学观点,两者无法机械地联系和类比。
非黑即白
为多于一个答案的问题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最典型的表现是非此即彼。
【2008年真题】乙:从科学角度看,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又建立正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但中医的发展不以这些科学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这样的东西只能是伪科学。
【写作思路】
由“与科学不兼容”不能推出“只能是伪科学”。事物不只有“科学”与“伪科学”两个方面,世界上还有大量的非科学领域,例如音乐、文学、宗教等。因此,与科学不兼容的,也未必就是伪科学,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以偏概全或样本数据不具代表性
用来证明结论的样本不充分,作者只从极少的样本中得出结论。
【2018年真题】还有,最近一项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的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写作思路】
原文某高校抽样调查结果欠缺说服力。大学生只是部分人群,某高校里的大学生更只是部分大学生,这样的调查样本不具有代表性。不足以论证文章的核心观点,即物质主义潮流不会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自相矛盾
对同一事物的两种描述存在明显的逻辑冲突,两者不可能同时为真。
【2014年真题】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这一机制的制约而得到纠正。
【写作思路】
前文说:“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后文说“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两个陈述所在矛盾。因为如果无法敷衍塞责,那么逻辑上也就不可能有万一,所以两个叙述有相矛盾之处。
条件缺失
该前提(条件)仅仅是得出文中结论的条件之一,结论的成立可能存在其他的情况或者需要补充其他的条件。
【2014年真题】既然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力,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写作思路】
由“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力,所有环节都可控”不能推出“企业就能避免失误”。作者忽视了其他条件。企业运营失误与否还取决于市场判断、财务健康等诸多条件。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企业经营。因此,仅从权力角度就推出企业不产生失误过于草率。
论据不成立
论证中前提本身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因此依据此前提得出的结论也未必成立。
【2014年真题】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这一机制的制约而得到纠正。
【写作思路】
由“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保证无法敷衍塞责”不能推出“监督与制衡制度有保证实施有效性的特点”。“确保无法敷衍塞责”这个理由的“确保”过于绝对,仅凭监督还不能达到确保的效果,还需要诸多手段相互配合。因此,该理由不能成立,不能推出“保证实施有效性的特点”。
推理不当
前提与结论不相干或前提不足以推理出结论,文中的论证明显不够充分。
【2016年真题】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写作思路】
由“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不能推出“大学生供不应求”,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大学生只是劳动力市场的部分人群,由整体需求大于供给的性质推不出某个部分是否供不应求。
以上的8大错误类型,便是较多出现在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的错误类型,各位考生同学,你学会了吗?另外,我们还有几个小tips要送给大家——
有同学在做题时会纠结于“错误类型”到底是哪一种,从而耽误写作时间。其实,这完全不必要。考生同学们在写作时,重在强调错误发生的原因(即逻辑为何不同、哪里不通)即可,不要纠结于使用具体的某个词去概括这种逻辑错误。
有同学会觉得论证有效性分析和逻辑考题比较像,因此按照逻辑试题的推论方式在陈述论证有效性分析。其实,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考核重点,更加侧重于文字表达,所以我们优先以分析文字陈述上为何不通顺即可。
市面上有些教材,会使用较多逻辑术语来概括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常见错误类型,如“滑坡谬误”等。其实,使用太过专业的逻辑词汇,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分析出文章不通顺的地方,反而会因为这些词语本身太过偏向专业逻辑学,导致阅卷者的感受不佳。
最后,祝各位考生都能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把论证有效性分析做的又快又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