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考研圈可一点也不“太平”,关于“研究生扩招”、“各高校取消学硕”等消息层出不穷,时时刻刻牵动着考研党的心:
▲5月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
21年即将步入6月,留给22考研党备考的时间只剩7个月的时间,考研复习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了。
已经开始复习的同学们要适当加大复习的强度,跟着复习计划稳步前行。而有些同学才开始有考研的念头,甚至还没确定好专业或院校,对于备考之路一片茫然。
那么,如何在剩下的时间里开足马力,冲刺备考呢?
六月开始,来得及吗?
如果你问别人“现在开始备考来不来得及?”99%的人都会回答:“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来不及的”、“追梦的路上从来不嫌晚”……
那么恭喜你,今天又喝了一碗“心灵鸡汤”。
我们通常说来得及的前提是考生能选择适合的院校+合理的备考规划,如果你想当一个只会做梦不会行动的“梦想家”,那么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来不及。
有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不同院校对应的门槛高度及竞争程度不一样,选择适合的院校才能使自己的复习目标明确,这样更有利于实现。
从硬件条件来看,可以从院校的品牌实力、地理位置、办学特色和学费学制等方面进行筛选。而大家最关注的报考难度,除了详细了解院校往年的复试分数线和录取比例外,自己的实力和院校的适配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实力,从而和理想院校失之交臂。这个建议咨询专业的老师,综合评价你的实力,并给出专业的择校建议。
如果你现在还没确定好院校,建议选择“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院校,不要执着于自己的名校梦。毕竟比起那群早几个月就开始准备的同学来说,我们在时间竞争上已经落后不少了。
有没有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各种“3个月逆袭名校”、“30天高效备考”之类的经验分享帖。他们既然能够成功上岸,必然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报考。除非你的个人基础特别好,不然不建议轻易尝试这种“短期速成”的办法。因为一旦中途觉得不对,也没时间调整了。
由于种种原因,大家的复习进度和节奏都有不同。不要去和别人比较!自己要心中有数,稳扎稳打,不盲目求快。如果进度实在跟不上,就需要提前规划后续的时间安排,或者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提高复习效率。
除笔试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比如MBA、MEM等管理类硕士)的部分高校为考生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提前面试。
提面面试是考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一个机会。考生如果通过了提前面试,不仅笔试压力比较小,而且还能降低复试的淘汰率。另外,考生可以在参加面试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各院校的师资、文化等,最后结合自己的面试结果,提前锁定与自己更加匹配的目标院校。
部分院校的提前面试已经开始了,建议尽快确定好2-3所心仪院校提前批次,然后申请前几批的提前面试。
六月开始应该如何复习?
6月份开始就是备考的“高峰期”,针对不同的报考人群,在复习策略的制定和时间安排上也有所不同:
1.对于应届生来说
四五月份,在校生还要忙于上课以及考试导致没有时间复习,但6月份等考试结束后,就需要适当增加每天的复习时长了。特别是即将迎来的暑假,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冲刺机会。
2.对于在职党来说
相较于在校考研或者全职备考的同学来说,在职党复习时间大概只有别人的1/2。除了周末和节假日这类集中学习的时间外,要擅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平时乘车、工作空闲的时间可以背诵不需要太强理解的科目,比如用手机APP就能完成英语单词的背诵。
关于后续的备考,可以参考以下的安排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6月前,确定目标,打牢基础
首先,在确定目标院校后,要去院校官网查看往年的招生要求、笔试科目、参考书目等重要信息,把握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再结合自己目前的水平,对自己的笔试分有一个目标。
7-10月,系统复习每科考点
把每科重要考点和难点熟练掌握;然后开始刷真题,分析历年真题,近十年真题起码刷2遍。
11-12月,提升应试策略
除了刷题外,还要总结错题,查漏补缺。要多掐时间做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节奏,另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正式考试做好准备。
最后想提醒大家,制定学习计划务必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要过快也不要拖延,先抓效率,再抓进度。有了效率,再加上充足的复习时间,进度很快就能赶上来。
现在已经到了备考的关键阶段,希望大家能够放平心态,政策的变动只能作为参考,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然后努力提升自己,才是当下最应该坚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