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知乎上刷到一个热门提问:“我老婆工作11年,现在已经是某知名外企高管了,她想去读MBA,我该不该支持?”
翻了翻下面的回答,大多数人都偏题了,没有回答该不该支持,反而讨论起了为什么——
工作多年,已经有不错成绩的人,为什么还要去读MBA?
《演说家》节目中,一个企业老总说:“人生的路有很多种,最好的路就是去工作、去实践、去提升……学历是次要的,我的公司,没有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
一个考研老师立马回怼:“所以你的公司不是500强!”
台下一片唏嘘!
很多所谓的过来人经验都在说,学历只是敲门砖,到了职场上,真正有竞争力的还是能力。
疫情最严重的那一年,大批中小企业裁员,甚至破产,很多人被迫离职。
在药企工作的邻居小张,作为4次裁员后的幸存者,并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反而愈发担心35岁中年危机的到来。
期间她也试过往国企或者研究所投简历,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对比了自己和其他投递人的简历,小张发现,10个人里5个硕士4个博士,就她1个本科生。
她也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想去好公司,学历会把你挡在门外;想接触好资源,永远是高学历的人先挑;想升职加薪,公司永远优先考虑那些硕士博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也成了她那段时间的口头禅。
正是这股发自心底的驱动力,让小张备战仅5个月,成功上岸了上海某985MBA,今年6月马上要毕业了,年初接触的几家新单位,谈的都还不错,她又一次感觉人生充满希望。
有时候不是学历不重要,而是你的学历还没有漂亮到为你的人生带来改变而已。
BBC爆火的一部纪录片《穷人与富人的七年人生》中指出,穷人之所以穷,绝不只是因为他们不努力。
因为在头顶能力天花板的时候,你会发现,越努力,越绝望。
前阵子一个多年未联系的大学校友打来电话,咨询我关于MBA的事。
我有些好奇,问他:“不是已经有研究生学历了吗?怎么又想要读MBA了?”
他说,工作的前5个年头,确实从来没感觉读MBA和他有什么关系,本科自动化专业直接保研,已经足够他在自己的领域“叱咤风云”了。
但是后5个年头,就不一样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涉及到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他也愈发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再怎么努力,也不过如此了!”
原来技术出身的他,工作模式已经固化成了: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前瞻性,晋升到管理层后,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明显,很多时候,等问题出现了再去分析和解决,已经为时甚晚。
作为一个研究生,再去读个研究生?恐怕更难让人理解。
但是对他来说,他的职场瓶颈已经不是专业度和实操经验了,而是自我认知的局限和更高的大局观。所以,此时此刻去读MBA,恰恰是他打破自己能力天花板的最高效方式。
认知突围里有句话说:“每个人必须经历一段漫长的认知积累,才能迎来发展阶段的跃迁。”
读MBA,不是为了那一个研究生的文凭,更重要的是突破圈层,重塑认知后,更全面周到的管理思维,更敏锐前瞻的洞察力,以及更宽阔高维的眼界格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慨:“比你牛逼的人,通常还比你努力。”
比如,去年登上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单”的杨思萍。
厦大毕业后,进入科技大厂工作,从一名软件工程师到统管内地所有技术团队,她只用了8年。
就是这样一位众人眼中成功如斯的女强人,去年秋天,报读了港大MBA。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了如此成就,还要去读书?
其实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递减”概念,可以很好解释这件事。
边际效应递减通俗点说就是总量和增量的问题,如果你第一天赚了30,第二天赚了50,就是边际效应递增,如果第二天赚了20,就是边际效应递减,也就是说你以后进步会越来越小,增量也会越来越少。
穷人羡慕富人,因为穷人看到的是他们的总量,而富人仍旧努力赚钱,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增量。
所以别人眼中的职场高光,也有他们自己要面临的职业瓶颈。
如果我们把工作上获得成就的要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知识储备、思维方式、性格优势以及所处圈层;第二类是工作的努力程度、再投入的资本以及时间。
那么当你的第二类要素超过你的第一类要素时,你的工作成就就进入了边际效应递减期,进步会越来越少。
这就是我们感到职业有瓶颈的时期。
这时候如果再不去对自己的要素A进行升级改造,那么当边际效应递减到零,也就是开始退步的时候,真正的职业危机就到来了……
你看那些职场上兢兢业业,但能力有限,最终难逃被裁宿命的人,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学习。
否则,当你还在苦思“工作那么多年,为什么还去读MBA”时,别人已经扶摇直上,鹏举九万里了!
最后借用书上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我不知道学习会不会给我带来高薪,但我能肯定的是,学习至少是一件救生衣。
在潮水退去前,虽然我还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往哪里,不知道当下所做的事究竟能对人生起到多大的帮助,但它能保证我拥有凫水、漂流,乃至与浪头搏击的能力。
总有一天,潮水会把我带去应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