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考研的同学们也有所了解,近两年考研总人数持续在往下降,202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减少50万,降幅达11.4%,为近十年最大跌幅。
2013~2025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
然而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却冲破历史纪录。全国考公报名人数显示,2025年达341.6万人,较2024年增长12.6%。考公成为年轻人最热门的赛道,公共管理硕士(MPA)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考研热门专业,甚至很多MBA考生,也另辟蹊径转战MPA。
为什么往年大热的MBA开始降温了,而以前低调的MPA却开始冒尖了?这种情况会同样出现在其他院校中吗?……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MBA学费本身就比较高,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大家都没钱了,部分院校学费依旧逆势上涨。导致一部分对专业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同学,舍弃MBA而选择MPA。
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两校的MPA报名人数均大幅度逆势增长。同时,同为管理类联考的MBA专业则遇冷,这可能与MBA的涨价有关系,这两所院校中,相较于非全日制MBA较高学费,MPA学费则远远低于MBA。

可见,MPA虽然相比MBA来说分数线会稍微高一些,但是!少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的学费,却能就读同样的学校这件事情,无疑给许多考研er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毕竟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可能意味着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的减轻。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在每年选择报考MPA的考生当中,公务员占比高达80%。近几年,体制内的人开始更倾向去考在职研究生,其原因不外乎以下2点: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拥有MPA学位能够为从业者提供更多职业机会和晋升空间。特别是在体制内,由于公共管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拥有MPA学位可以使个人在管理层次上具备更强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有助于在职场中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应对挑战。
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和编制内人员选择报考MPA,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前景。
对于许多在职人员来说,MPA成为了体制内晋升的“硬通货”。通过攻读MPA学位可以实现学历的提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公务员、教师、国企人员等群体中,攻读MPA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
而且,在泰祺的日常咨询中,很多想考公考编的同学也会来咨询MPA考研。这说明,相比于其他专业,MPA不论是就业还是课程体系上,更贴合考公考编人的需求,甚至有利于他们之后的公考之路。
所以,MPA的报考人群本来就有”硬需求“,不会像MBA那样,可考可不考。
2024年北大和清华双双宣布不再举行提前面试;全部改为体验营活动;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MBA项目、北京邮电大学MBA、MPA项目、山东地区MBA高校、华南理工大学MBA项目等院校,都取消提前面试或者改为体验营。
没有了提前面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MBA专业,想要上岸名校,笔试分数线要求会有所提高,甚至不低于其他专业。这样,MBA的笔试优势可能会被抹平。
MPA的优势相比于其他管理类专业,一是就业面广;二是分数线不算太高,大部分院校还是国家线录取;三是专业性不算太高,毕竟MEM还是需要工科背景。
所以大胆预测,今年在提前面试大规模取消的情况下,考MBA的考生有很大可能会转战MPA。MPA报考人数会继续“逆势上涨”!那些企业人士报考MPA后究竟如何了,请关注泰祺教育后续跟踪报道。

如果你身处体制内、公益领域,或计划向公共事务转型,MPA确实值得纳入规划;但若目标是商业管理或技术深耕,则需谨慎评估其与MBA/MEM的适配性。在报考热度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尽早规划、精准定位院校,才是避免“跟风踩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