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考完试后早就想写点东西,总结一下刚刚过去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一来是重温一下备考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片段,为自己今后的成长再沉淀些经验、教训;二来也许能给后来人一些帮助,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吧。昨天收到了高金的拟录取邮件通知,算是尘埃落定,故开始撰写我的“MBA备考那些事儿”,名字虽媚俗了点,但还是挺贴切的。
[基础班]
去年3月的某一天,老婆突然对我说,你不是一直想考金融硕士吗,去考MBA吧,给你看点介绍资料。在俺过去的印象中,MBA和EMBA一直是搅和在一块的,我一直觉得那是给有钱的同志们认识朋友、扩大圈子设计的,应该也不是国家承认的学历。看了介绍资料以后突然发现好像和印象中的有些差别。
说起研究生这个事儿,俺的心里还是有点疼滴。大三的时候跟着别人瞎起劲儿,一起报了考研,结果上课从来也不认真听,一帮人在那里一份体坛周报传来传去,看完后也下课了。然后晚上也不去自习,每天跑去游泳看MM。浑浑噩噩混到考试那天,印象中特别清晰,我去考了第 一门政治,那天重感冒,不停在擤鼻涕,发出种种噪声,自己都觉着对不住其他人,在规定较早能交卷的时间我把卷子封好交掉,头也不回地去了上体馆的人才招聘会,第(一)次考研自此流产。
毕业后第2年转行,开始从事与金融相关的职业。2年前家里人说你去读个研究生吧,我用我的脊髓灰质不经思索的答应了下来,在那年的9月报了复旦大学求是的辅导班,准备考复旦的在职研究生(当时是金融学和新闻学有在职研究生),公共课加上专业课,悲剧了,根本听不懂,有印象的是当时复旦的政治老师来给我们讲课,提到了市政府对于“生活作风有问题的领导”的定义,据说最 新的标准是不能同时拥有4个或以上的那个,因为如果不这样,很多人都会被定义成作风有问题。我想,哦,不错,混2个小老婆就不算作风有问题。这次考试留给我的是耻辱的记忆,因为我连考都没去考。后来在高金提前面试的时候,一位同学说,我认识你,2年前我们在复旦考研的辅导班见过。我心说,哥们,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去年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时,感觉自己出现了一些瓶颈。我是土八路出身,本科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金融不搭边,但自己折腾股票10多年,实践经验还是比较多。但现在开始负责公司的研发部门,感到自己的专业水平开始不够用了,虽然客观的讲,在专业方面我是一个比较善于学习和积累的人,但是不够用就是不够用了,之后就有了继续读书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老婆说我一直想要读研究生的原因。但有了2次关于考研究生并不美好的记忆后,我对于考研这事儿有点疙瘩,心说要不哥们也弄个EMBA算了,就跑去问了问正在读EMBA的同事,仔细打听了一下,我发现EMBA教的和我想要学的不一样,果断地放弃了EMBA,这之后MBA才成为了我的目标。
老婆主张要报辅导班,并且要早报,她把我上次复旦考研失败的原因归咎为不听她的话,报辅导班报晚了,导致后面听不懂。那就报呗,小时候看安徒生童话有一个故事叫“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嘿嘿,咱也相信听老婆话不会错,传说听老婆话的男人会赚钱。在报辅导班的时候遇到了“泰祺”、“太奇”问题,中间细节不表,老婆打了电话分别沟通了一下,最后建议我报“泰祺”,现在看来是正确的选择。这中间还要感谢泰祺VIP的杜老师,人很好,很耐心的解答了我们的各种问题。因为已经毕业快9年了,所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没什么信心,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英语能力,所以选择了泰祺的VIP班,虽然我去年全年在VIP班上课的次数不超过5次,但是VIP的确帮到我了,后文再表,主要还是有点懒,不太想去,另外,普通班的老师讲课十分给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上了一次课以后,感觉数学很顺手,毕竟我是工科出身,高中底子还可以;英语我完全没听懂。说真的,看着王力老师那么激情,但我真没听懂,很多时候英语课我在睡觉,(到后面我有进步后发现听王老师的课超级过瘾)当我发现我周围的人都有反应,好像都听得懂,这下我有点急了。那个时候老师提出了英语上词汇量决定分数线,北海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套背单词的方法,我记得在基础班教材上有的,大致是遵照遗忘曲线的规律,每天背8遍,要边背边复习前面背过的,听着挺恐怖的,一个月要背5000个词。我一咬牙,上!刚开始还可以,挺新鲜,中间就很痛苦,还好我坚持过来了,完完整整的把自己制定的计划实现了。这里有个小技巧供大家借鉴,很多同学背的是俞敏洪的红宝书,我背了另外一本书,它的优点是把单词按照总量分成了30天,我就把每一天的单词打印出来订一个小本子,很薄,拿在手上觉得很少,这个心理暗示很关键,和红宝书厚厚的一本相比,你会觉得小本子比较容易背,这样比较不容易放弃。另外一个小技巧是,当我完成了第(一)期计划后,一个月后我又进行了第2遍,在第2遍过程中,我专门准备了一个特别小、薄的本子,可以揣在牛仔裤的屁股兜里,我把我非常容易忘记中文意思的词都记在这个小本子上,这样,你在上厕所、坐车、开会前、吃饭前都可以看上几分钟,用一些零散的时间,但是效果很好。虽然我最终的英语分数69分并不高,但是我认为对我这样一个比较差的水平,我还是相对满意的,这中间词汇量起到了挺大的帮助。另:当我开始背词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开始能听得懂英语课的内容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个不得不提的事儿。一上课,班主任Y3就催我们要建立学习小组,当时不太感冒,一个是,我想我报了VIP班,应该不用报学习小组了吧,另外一个是本人酷爱羽毛球,有点时间就去打球了,估计也没时间参加活动。鬼使神差,有一天在班级群的MSN上有人在招组员,我嘴挺欠的问了一句,人家就把我给招了——莘想事成小组,我十分庆幸并十分荣幸并十分感激最终成了小组的一员,当然那是后来才明白的。
我理解学习小组最 大的功效:并不在于你们会经常在一起复习功课,我记得我们小组好像全年一共才有3次学习活动,(本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未能参加,但是腐败活动可是一次不落)最关键的作用在于互相督促,互相关心,让你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中途放弃的概率大幅降低。当时制定了背单词计划时,我还没有开始执行的时候,我们的一个组员在论坛上发帖说他周末已经一口水没喝地背了10个小时的单词时,组内马上把这个消息传开,我立刻感受到压力,马上开始执行,这种压力对于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就像大学时你的同学都在上晚自习就你一个人在玩,你玩的不踏实,马上也会转入到学习中去。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论坛上每天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度,你不学就有压力,同时还有一种竞争气氛,你忽然看到这个同学最近比你背得多,就会想要努力超过他。我记得当时我在论坛上发过一句话“我为拥有像JLY这样强劲的竞争对手而感到高兴”,这样的气氛会促使大家向前跑。
学习小组的另一个好处是大家互相沟通可以消除学习中的紧张、压力,同时报考MBA的同学都很优秀,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我们小组的每周的保留节目是周六、周日中午在商学院旁边那家东北菜聚餐,基本上周周不落,有一阵都快吃吐了,不过现在还怪怀念的,他家菜做得还挺正宗,又便宜,推荐下届的同学去尝尝。
小结一下吧,有点事情要插进来做了,我对于基础班第(一)阶段的总结是:1、参加学习小组;2、跟上进度,但不要绷得太紧,因为MBA备考是个长跑,开始绷得太紧往往到最后坚持不下去(这是我从当年复旦考研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我一开始很猛,每天看4个小时的书,坚持了半个月以后发现坚持不下去了,你看,失败是成功他妈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循序渐进比较好。另:我很感谢当时那个1天背10小时单词的同学,他很好地督促了我,但是他后来没能坚持下去,我想有可能是一开始绷得太紧,循序渐进比较好;3、别缺课,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缺课,缺课这个事儿有惯性的,缺了一堂你就会想缺第二堂,索性不要给自己这个机会。在过去的1年中,我除了提前面试缺了2堂课,还有出差缺了2天课,其它是全勤。
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竹子最可贵的品质——每生长一段就有一个小节。
[提前批面试]
这东西之前一直没概念,不过从最后整体看,提前面试的C线对于我的录取还是非常重要的。泰祺老师催得很紧,说能早参加尽量早参加,因为越到后面竞争越激烈。当时我有点烦,因为在潜意识里我总觉得我的背景不够好,面试拿不到C线。不自信缘于对大学时的表现不自信,我的学校中等,上海一所211学校,但是我的大学成绩一点都不好,还有好几门课是补考才通过的,因为面试时需要提供大学的成绩单,我总担心大学的成绩会成为我的软肋。经过上届师兄的介绍和对面试规则的逐渐了解,我也了解到大学成绩在面试分中占得并不是很大,于是振作精神努力准备面试材料。
我从备考伊始就抱定主意要考交大,主要是当时没经过仔细调查,以为只有交大安泰的金融才适合我(其实复旦、财大也都很不错),后来老婆又给我看了高金的资料,当时让我兴奋不已。两个学院各有特长,让我在他们之间有所犹豫。不过还好,都是交大的,那就一起准备。个人以为交大的提前批面试需要考生写十年规划,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刚开始觉得是个形式,把别人的模板拿过来抄一下,但在写得过程中发现写十年规划本身也是对自己职业规划的重新审视,让我又重新的思考了一下我到底来这里是干什么,我未来想做什么等等,就像我们国家从1953年开始有5年规划,我觉得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划,5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可能取决于今天你怎么来规划。写完了十年规划后,我把它交给了上届的师兄请他帮我进行修改,同时也在组内进行了交换,大家互相看对方的规划,帮着找问题,当时我们的组长小米也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方法,因为我对个面的体会就是:当你把一切想得很清楚时,当你认为你考MBA是合情合理时,老师的一切问题你都很好回答,因为你早已经想清楚了,老师都会觉得难以拒绝你,呵呵。所以,组内交换后,其他组员会根据你的规划提出问题,能够帮助你想得更全面。
提前面试中我比较怵英语口语面试,因为英语很烂,口语更烂,从来没用过囫囵个的英语去和别人对话,更担心听都听不懂,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记得当时面试班王力老师讲到最后,说到:如果你听不懂老师说什么,你可以说:would you say it again, sir?如果别人说了一遍你又没听懂,你可以说:would you please say it slowly?如果别人慢慢说了一遍你还是没听懂,最后一招:can you say it in Chinese? 我们轰堂大笑,但是我心里想千万别被我赶上这样的情况。
回家先请老婆帮我写了一份自我介绍拿着背,后来听说如果面试被问到让你自我介绍那就相当于中大奖,发现还得多准备点。后来想了一招,英语底子差的人可以试试,我和我老婆,还有其他组员MSN交流的时候,强迫自己使用英语,也感谢他们的配合,大家在一起用英语交流了几个星期,这对于我的对话还是有着挺大帮助的。
话说到了安泰面试那天,我紧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多紧张呢?我从中午到达安泰以后,到面试所有环节完成之后出来,我几乎不能走路了,因为大腿肌肉过度紧张,非常的酸痛。话说其实我还不是太爱紧张的人,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有一些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机会,那个时候我也没感到紧张,可能是太在乎了吧。第(一)个环节是英语面试,一个老外和一个中国老师,我抽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签,被问到诸如“四个季节中你更喜欢哪个季节?”“你的家乡在哪里?你喜欢家乡还是更喜欢上海,为什么?”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很奇怪,我居然都听懂了,大概是在压力下精神特别集中吧,我用我蹩脚的中式英语进行了回答,感觉还不错,最后居然和老师用英文开了个小玩笑。
英文面试出来以后我汗流浃背,但是我不断的在给自己心理暗示,对我自己说刚才的英语面试很棒,最难的环节已经过去,后面就更容易了!我觉得心理暗示有时候还是有用的,就像是这次联考英语考完,我不断对我自己说,这次的英语连你自己都觉得难,那么其他人肯定觉得更难,没问题!(哈哈,我把自己假定为英语高手了)这样,英语考完之后的情绪就不会影响第二天的综合。
到了个面,3个老师一字排开,中间的是企业专家(后来才知道,我一直以为中间的是交大的老师)。进来的时候,老师还都在翻你提交的资料,比如十年规划、推荐信什么的,第(一)个环节是例行的自我介绍,2分钟,因为事先已经根据我的语速进行了预估,我5分钟能说1200字,2分钟应该在450-480字,在这些字中把自己的亮点进行了最 大的展示。我个人以为,这几百字比较关键,有可能决定了老师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或者至少决定了老师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像我们面试其他人一样,第(一)个问题很多时候都是从他(她)的自我介绍中获取的信息开始的。所以如果你想重点谈论哪些内容,那么你在自我介绍中就要打好伏笔,我想每个人的经历中最有一些亮点是吸引人的。个人建议,在个面的时候不要用太多的技巧,就实打实的把你之前在写十年规划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因为你事先都已经经过一轮严密的思考,逻辑上肯定是比较严密而且合情合理的,我认为这种的话最有力。
我的个面开始问题是从我的职业经历开始的,我想大概是因为我有一些小亮点在其中,然后问到了我的公司,我的具体工作等等,这些都是之前考虑过很多次的问题,所以个面比较顺利。中间老师问了一些质疑我和我们公司产品的问题,不知道算不算施加了一些压力,我就实打实的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承认问题,不回避问题,但最后一定能把问题甩回去,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总体来说个面比较顺利。
关于推荐信的问题。我觉得推荐信虽然占分数可能不高,但还是比较重要,毕竟推荐人的分量对于你的评估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因为我要考的是金融方向,所以请了两位朋友帮我写得推荐信,一位是一家券商的研究所所长,另外一位是一财的副主编,因为和我的工作相关,同时又和我要考的方向一致,我感觉这样会对老师的评价产生间接影响。我感觉每个人应该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虽然一开始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人,但是我想如果你够努力,通过种种联系还是应该能够找到你想要找的人。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到了组面,一种说法是,你的分数基本已经确定了,因为个面分值最 高,到了组面,老师会根据组面的情况对他给你在个面打的分数进行修正(同一批老师)。我在安泰的组面我感觉不是特别理想,案例是一家酒企收购了一家茅台镇上的酒,关于他们如何打开销路的问题。老师后来直接告诉我们:你们太乱了,时间也到了,直接给结论吧,给我们那组施加了不少的压力。我个人觉得组面中老师观察的是几点:1、分析问题的能力;2、表达能力;3、合作能力;4、领导潜质。因为这一项叫做无领导小组讨论,私下里听说老师们也希望看到在这种无小组的讨论中会不会有自然的领导形成。这里强调是“自然形成”,而不是抢过来,这个是有截然区别的。我的运气比较好,大家把最终总结发言的机会留给了我,其实本来应该是另外一个女孩子,她在组面过程中一直担任记录的角色,大家最后也推荐她做总结发言,可是临总结的最后一刻,她对我说,要不你来说吧。客观说,我觉得蛮可惜的,那个时候我感觉她把更好的机会让给了我(当然,也许我是错觉,可能老师认为谁最后总结无所谓),但我始终认为如果能做一个好的总结,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吹牛的说,表达上我还是有一些特长,我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做了一个逻辑清楚、简练的总结。
在参加高金提前面试的前一天,很幸运的拿到了安泰的C线。当时很激动,拉着老婆去大渔吃了顿自助餐,庆祝了一下。
高金的提前面试不详细说了,因为有了安泰的结果,感觉更有信心了。高金的英语面试性质和安泰略有不同,是准入性质的,但不计分数。面试老师很漂亮,人很好,最后问了我关于盗版问题怎么处理,我有点语塞,呵呵。个面没什么特殊之处,暂且不表。个面之后,大家都在会议室休息,等待接下来的组面,结果我遇到前文中提到的兄弟,他说,我认识你,我们在复旦考研的辅导班见过。很惭愧,不过仔细想想,为什么这次我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直坚持到最后呢?我的感觉是:前两次考研我并没有想清楚,很多时候是家里人希望我考,是被动的选择;而这一次是我经过了思考,自己要考,是主动选择。要我学,和我要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想这一点以后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可以借鉴。忘了是哪年的状元宋飞说:有时候你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你多想成功。的确是,我想最终你能不能坚持下来,取决于你自己衡量这个MBA对你有多么重要。考试如此,生活中的各个事情亦如此。
我再次幸运的拿到了高金的C线。
[系统班+模考班]
我在基础班的时候,没有给自己很大的强度,基本上就是周末听课,加上每个工作日早晨复习,相当于每天用1.5个小时左右用来学习。这1.5小时我安排在早晨,我基本上每天早晨7:30分到公司,然后到9点之前这一段时间用来复习英语,第(一)阶段是背单词,第二阶段是做阅读真题,早晨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至于晚上,在基础班阶段,我每天晚上的时间是用来看电视和踢实况足球的。
到了系统班之后开始有意识的加强了强度,每天晚上也抽出一个小时,基本上用来做数学高分突破300题(其实那个时候基础200题都还没做呢,我是做完300题后反过去又做的200题),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目前为止我没有给逻辑和语文分配任何复习时间。
日子在平淡中一天天度过,去年我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发生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我在年终给老板写汇报中也写到:在那些相对空闲的年份,你感觉有大把时间去做好工作,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而很多时候成绩的取得恰恰是在你最繁忙的时候。在繁忙的备考过程中,我的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工作压力很大的那些日子,我每天盼望的就是周末上课,可以看见同学们,可以和小组成员在一起吹吹牛、吃吃饭,不算是逃避工作,但却有效地舒缓了工作压力,所以每周六、周日早晨7:30分我总是很HAPPY的把车子调到运动档,大脚油门的在卢浦大桥和内环上狂奔,从浦东杨思到商学院停车场,我基本上每次用16分钟,呵呵。(不过现在油价涨得好厉害啊,不舍得了)那个时候我们小组朱公子还没有女朋友(据说没有),我们总是以帮朱公子物色女友的名义对大教室的女同学们评头论足,好吧,我必须承认,主要是我,经常对朱公子挤眉弄眼说,看,美女……然后朱公子会故作羞涩,然后发表一番评论,他其实闷骚得很。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到了系统班的中段,改变我备考经历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有一天帅帅在数学课上对我们比较不满,大概是我们该复习的内容没有复习,他说了一句话:你们想想模考马上要到了,根据以往经验,第(一)次模考什么样,往往联考就什么样了。我突然间打了个激灵,原来模考已经这么近了,我却一点还没有概念,数学没复习好,英语作文模板还没背,逻辑和语文又为何物?我不想变成帅帅说得那样——第(一)次模考就考不好,联考也考不好,我回到家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现在开始为第(一)次模考(A1)做准备,每天早晨照旧,晚上复习的时间延长到2个小时,第(一)个小时数学,休息10分钟,第二个小时逻辑。
在这里也顺带说一个自己的心得:有很多事情,你之前没有花精力,到了某一天你突然感觉到要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当你第(一)次有可能来不及的感觉时,通常这时其实都是来得及的。
A1结束,我考了224.5分,好像是第 18名(当时一共只有100人左右参加了A1),舒了一口气。不过当时有个不是特别好的心理暗示,熟悉股票的同学知道,在2006/2007年这轮大牛市之前,上证综指在2001年6月见到2245的高点之后,连续下跌了4年,最低探至998点,所以2245点被认为是上一轮牛市的高点,上升趋势的终结。而我的考分不多不少,正好224.5分,我当时想,不会这个分数会成为我所有考试的高点吧。
这个心理魔咒在A5被打破,我考了225分,呵呵,算是创了新高,我当时给自己心理暗示:你联考分数要继续创新高了!
总体来说,连同5次模考,加最后一次联考,我整体分数还是比较稳定,220+两次,190+一次,200+一次,210+两次,最终联考分数落在了210+,所以正常来看,5次模考的平均分应该会和最终联考分数差的不多。这里特别要提出一点,希望对后来人有帮助。我心目中比较好的模考分数分布应是逐级提升的。第(一)次模考很关键,不要太低,因为有可能会对你的信心产生影响,总理不是说了嘛,信心比金子还重要;但我觉得也别太高,否则会背包袱,你会感觉后面没有上升空间,而且为了维持这个好分数,心理压力挺大。(这个建议不针对大牛以及心理素质极好的同学,针对一般水平同学)。另外,应该有一次相对低点的分数,一直很高会蒙蔽住你的眼睛,有可能让你自己产生错误的判断。这方面大家不用想着自己去调节分数,泰祺会在出题的难度上进行变化来帮助大家实现,如果我没记错,好像A2的难度比较大,我只考了193分。不过我考了这个分数后当时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不要紧,难的题目能考193分,加上C线应该能过关,后面继续努力。
我对于系统班很大的体会是:节奏非常重要!这个节奏指什么呢?指的是复习的节奏,我为了每天执行我每天3.5小时的复习计划,严格建立了作息制度,推掉了一切应酬:每天早晨6:15分起床,7:30分之前要到公司,中午11:30分吃午饭,坚持带饭或叫外卖,不和同事出去吃,因为必须要保 证12:00分前吃完睡1个小时的午觉,保 证晚上的复习有充足精力。晚上推掉所有应酬,保 证在8:30分要开始学习,为了第二天能够正常起床,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这个节奏如果能够非常稳定的延续下去,对于执行自己学习计划是有着非常大好处的,如果你去参加一个应酬,晚上喝点酒,好了,当天晚上肯定没法复习了,而第二天早晨可能还起不来,节奏一乱,至少要2天才能调整回来。当然,代价是:大家会觉得你怎么这么不积极,公司的活动都不参加,有舍才有得。
在之前我曾经写到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竹子最可贵的品质:每向上生长一段就有一个小结。其实是有感而发,我感觉到,在学习、工作中,如果我们善于总结成功、失败,我们会提升非常快。在模考班的时候,我非常喜欢泡坛子,那个时候注意到一个同学的帖子,她每次模考之后就会对这次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下次加以改进。我是这篇帖子的忠实读者,自己从中受益匪浅,我记得最深的一点是:帖子中提到了草稿纸上的内容一定写整齐,标清题号,这样一旦你某一题算到一半卡住了,或者不确定,你可以先过,做完以后回头再看。但如果你草稿乱打,回头可能就找不到了,就算找到了,都还要花时间重新整理。这一点我在之后的模考、联考中都进行了充分贯彻,对我帮助很大。后来了解到这篇帖子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开水哥,是A3(没记错吧)模考的第 一名,我坚信任何可能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总有其必然性,所以我觉得学会总结非常重要。
这个问题上多说两句,我觉得要做好总结有一个要点:客观。其实这点很难做到,我们平常的工作中如果一件事做得好,我们通常会主观认为是自己发挥了更大作用,而忽视了很多客观的有利因素;而在遇到不顺的时候,往往又容易把错误归咎于客观因素,而忽略了自己主观的问题。我以前也算是年轻气盛吧,工作中基本上是一帆风顺,所以有些自负,平常的语言充满了攻击性。到了几年前开始遇到挫折,慢慢也体会出一些道理来。学会了控制情绪,学会了客观评价自己,学会了正视自己的缺点。随着学会对每件事情不断总结、改进,我自己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总而言之一句话:学会总结很重要。
我的联考分数在最后阶段的提升也拜总结所赐,当然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泰祺的老师,他们在模串阶段为我们在每门课上做了非常好的总结,我至今还记得王力、全爷们的经典总结,还有殷老师的“登峰造极”和“诗情画意”。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如果在一个XY轴的坐标系中,X轴是投入学习的时间,Y轴是学习的水平,这条曲线不是随时间增长的单调递增函数,而是一个阶梯递增的函数。比如在某段时间,我拼命学英语,但是水平就是没有提升,是水平的,但到了某个点上,你突然间感觉开窍了,水平在短时期内有突飞猛进的提升。我的英语阅读开窍是在模串班A3模考以后的总结上,当王力一边在台上拍大腿一边讲的时候,我突然间感觉到一切都通了,变得非常清晰。之后的A4模考,我英语考了85分,阅读理解只错了1个。我最终联考阅读理解错了7个,有点对不住王老师,但是我仍然觉得他教给我的东西帮了大忙,否则我会错更多。我自己犯了毛病,我在考前就告诫自己,你TM千万别到时候去对5A5B5C5D,但是自己不争气还是去对了,我尽量没有改做好的答案,但是当前三篇我做好答案后发现A、C明显少的时候,作后面几篇的时候我的心里开始不由自主的倾向于选A和C,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客观判断。这个也不能怨老曹,他说的其实也没错,主要还是自己犯毛病了。
针对普通水平的同学,我的另外一个建议是:把最近3年的真题留到临考试前再做,用来找真实考试的感觉,做得太早到最后可能反而会没感觉。我最后一周请了假,按照真实联考的时间去做了综合的真题(英语真题做得有点早了,在基础班就被我干掉了),帮我找到了真正考试的感觉。这一点也是和大牛同学的讨论中悟到的,阿山小组的晶哥A4考了第 一名,他是在A3已经在200+的分数上一次性提升了40分以上,我赶忙谄媚滴通过阿山联系了一下,请别人吃饭取取经。晶哥在谈及为什么这次提升这么大的时候主要说到了一点:他说在A4他刚刚好复习完。我说那我也复习完了啊,怎么没你考得高啊?他说你复习完的太早了(哈哈,我在A1前就复习完了)。我觉得晶哥这个模考成绩的分布比较理想,是逐步提升的,后来听说他联考分数仍旧是大牛。所以联系到前面,近3年的真题可以留到最后做,另外,复习的话也可以自己掌握进度,不一定要那么早就复习完。不过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如果我在A1前复习完,之后我在算一下进度,在A4前完成第二轮复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模考中另外一个要点是形成自己的做题顺序,我和组里的同学商量了,我们综合采用的是2篇作文+数学+逻辑,我英语采用的是阅读B+阅读A前3篇+大作文+小作文+阅读A第4篇+翻译+完型。综合之所以采取这个方式是觉得,如果最后时间不够了,蒙逻辑还有比较大的把握,但如果最后是作文,写不完就是写不完了,这是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差异。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些同学喜欢按照顺序做。不管那种顺序,在前3次模考中一定要确认下来,后面几次就不要再变了。
综合考试说白了就是和时间赛跑,如果时间充足,数学题大家应该不会有做不出来的,所以从模考开始就要养成控制时间的习惯,读完题看了10秒如果还没思路就先过,不要一个一场局部战役而输掉整个战争。泰祺的老师最后阶段会教很多技巧,也会大大缩短解题时间,这个能力到了模串班会有显著增强。
最后的报名我选了高金,是在高金的徐老师来泰祺做了推荐之后做的决定,“懂管理的金融专才”,我觉得这正是我想要的。不过仍然非常感谢安泰给我的机会,他们到报考截止的时候仍然打电话提醒我,让我感到很温暖。
到了模考班以后,我除了晚上的看书之外,用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执行力。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有时候你会觉得很烦躁,尤其是某段时间状态不佳,或者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我选择在晚上看书中间做60个俯卧撑、30个仰卧起坐,用身体的磨练来提醒自己要坚持,同时也是抵御困倦的一种方式。
我尝试着在回忆菜谱,到那家东北菜点菜有个要诀:如果小组人多,想要控制总价,那么多点凉菜,量大、便宜。我们小组同学深得我真传,在每次点菜时都显得游刃有余,他们家比较好吃的菜:拉皮(老店比新店的好吃)、辣拌干豆腐、锅包肉、溜肉段、香辣肉丝、孜然羊肉、玉米虾、全家福、木须肉、疙瘩汤,欢迎各位同学补充。
总觉得好像基础班和模串班漏写了什么,一下又想不起来,想起来补充吧。下面该写联考前的准备工作了,未来待续……
[联考来了]
要说一点不紧张那肯定是假话,那个时候很亢奋,每天倒数还有几天要考试,那个时候论坛上流行一句话“什么都是浮云,A6才是王道”,不知道的人以为是给奥迪做广告呢。
我临近考试那几天主要做两件事:1、每天做一套真题,找考试状态同时保持“手感”;2、调节心态,注意休息,模拟考试时的作息时间。这里有些小细节值得大家注意,比如我前文中提到了我为了保持晚上复习有精力,每天中午要睡一个午觉。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如果不睡午觉,下午的精神就不太好,所以真正到了考试那天中午,我还是在宾馆睡了一会儿午觉,而很多同学可能因为考试紧张就改变了自己之前的习惯,可能只是一点点改变,但你就会觉得考试时别扭,有很多时候细节是能够决定成败的。
另外,我个人倾向于考前提前住到学校附近的酒店,这样中午有时间休息,第二天早晨考综合之前也不必费时赶路。当然,这个事儿因人而异,我们小组就有同学因为认床,一天晚上没睡着,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别的学校附近没有发言权,交大闵行校区去踩过点,有点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关于住宿,交大附近旅馆并不少,学校南门附近的旅馆比较小,感觉稍有点乱,不推荐,万一晚上很吵或者有各种闲杂人员打扰休息不好就不合算了;沪闵高架下面有一家锦江之星,但是我对于住在高架下总觉得压抑,同时担心车来车往比较吵,不推荐;我最后选的是离学校3.7公里的沪华酒店,感觉是附近相对条件较好的一家。酒店的床比较舒服,屋里的中央空调开得很大,很暖和,比较适合睡觉。但缺点是隔音不太好,我考综合前一天晚上凌晨1:00点被吵醒,隔壁的人大概是刚喝酒回来,声音比较大,搞得我差点敲墙。后来想想别把自己心态搞坏了,索性把笔记本电脑打开听轻音乐,运气比较好,吵了半个小时以后平静了,不知道几点迷糊着了,还好不影响第二天的考试。关于周围吃饭的地方,建议提前找好,因为人生地不熟的,天又冷,找不到自己爱吃的东西也挺不爽的,关键是要干净,否则考试时拉肚子可是最坏的结果。我提前找了一家川菜馆、一家鸡公煲、一家东北菜、一家包子铺(哈哈,我咋觉得我这么能吃呢)。
我觉得考前一定要到考场去踩踩点儿,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到时慌神。我临考前一周去了2次交大,一次是考察周边的吃、住条件,另一次是单独看了教室(主要是因为第(一)次没找着)。因为是冬天考试,学校教室没有空调,比较阴冷,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我特意跑到教室里坐了10分钟,拿着一根笔在那里比划了一下,算是体会一下实际考试的感觉。教室里还有一个哥们说他住的比较近,已经在这个教室复习了一个多星期了,我觉得也挺好。我体会保暖有几个要点,一个是脚要暖和,另一个是屁股底下要暖和,当时特意拿了几个坐垫,挨个试试舒不舒服,感觉有小颗粒的防滑坐垫相对比较好。教室坐久了非常冷,这是我综合考试的真实感受,为了防止太冷影响考试,我特意穿了一双东北滑雪时穿的鞋,还是冷,都冻透了。最后一个小细节,考试的时候随身带一张白纸(别写字,否则老师认为你作弊),这张白纸专门用来垫桌脚。你别小看这张纸,考试的时候如果你找不到,桌子晃来晃去绝 对影响心情,我考试的时候桌子就是晃得,垫完桌脚以后那个稳啊,心情暴爽!
考试的时候是可以上厕所的,这一点也给后来人留个经验吧。不过要轮流去,一次只能去一个人,老师会跟着你去。我当时太激动了,综合考到还有50分钟结束时要去厕所,第(一)次没被准(因为有人去了),后来出去的时候因为怕耽误考试时间,飞奔而去。从厕所出来的时候看到老师才追到厕所门口,老师说,你尿完了?我回答“嗯”的时候人已在三米之外。呵呵,一次数学中典型的追击问题。
真正联考时在时间控制上与模考有点差异,大家最 好能平常就留出2-3分的余量。模考试卷子发下来就可以写名字涂准考证号,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到时间你要先拆信封,然后再走下面写名字、图准考证号这些流程,大概要花2分钟,这在时间紧张的考试中也是不可小视的。不过经验是:往往第(一)天英语对拆信封的时间执行的非常严格,但到了第二天综合,一般都可以提前个1分钟左右拆封(不确保,只是经验之堂)。考试过程按下不表,提一句英语,我英语上来先做的阅读新题型,因为根据经验这部分最简单而且我从来都是全对,没想到这次新题型有点变态,需要反复定位,关键信息会在好几个地方同时出现。最容易的题目都不好做,上来就有点懵了。不过还好,我反应还算快,当时对自己说:嗯,这次英语应该比较难,做好心理准备吧,要难大家都难。
大家要理解MBA考试的实质是考你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而不是绝 对分数,分数会跟随每年考生的分数分布变化,所以遇上难题别慌,大家都难。
当考完最后一门综合交卷的时候,终于有了一点轻松的感觉,看看周围的同学也都挺高兴,有想唱歌的冲动。出门碰到阿山、晶哥、小米,大家普遍反映前一天的英语难,心中暗爽,心想自己的判断还真对了。
考完试以后,吃了一顿惬意的中饭,之后直接开车带老婆去了天目湖,之前说好的,考完后出去躲几天,呵呵。我们俩跑到天目湖最靠里面的一家酒店,每天躲在酒店里大吃大喝,天目湖鱼头汤、小笋、油爆虾、扎肝、小公鸡……狠狠吃了两天。不过晚上狂做梦,梦见在和同学对答案,郁闷的要命,想着这题如果我如何如何就不会错了。
[泰祺同学志]
快到结局了,还挺不想结束的,哈哈。为了拖延一下写小结局的时间,先来点泰祺同学志,描述一下这一年身边的同学。以下纯属个人观点,如果描错了,或者描的不好,您就当我描的不是您吧。
小米,莘想事成小组总经理、董事长兼法人代表。作为小组负责人,小米同学是很称职的,使我组广大同学紧紧围绕在以她为核心的第 一代领导班子身边,在学习、腐败、外交工作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绩。米领导是企业家,与其老公创立的公司是世界两大体育品牌之一(就是那个钩儿)的面料提供商。和米领导接触多了会发现她是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人,非常善于鼓励人,挖掘了我们小组同学身上的很多优点,这种领导组员岂有不拥护之理?
米领导有一阵儿一直耿耿于怀一件事儿,她安泰提前面是加了13分,她说我占了她安泰C线的名额,而且最后居然浪费了。其实我觉得真不是我,兄弟我也没把握啊,所以多面一个算一个。不过以我的理解,领导这么大度一个人,应该早把这事给忘了。米领导最终选择调剂去了东华的领袖班,从其报名归来后反应出两个信息:1、领袖班“老男人”多,据说不适合她的口味;2、东华美女多,走在校园随处可见。很期待有一天她能率领众多美女和其他院校进行联谊活动……
小米擅长日本语,但据她说数学是弱项,自从叶笑出现后,她坚定的成为叶笑老师的铁杆兼狂热粉丝之一,虽叶老师人现在远在米国,但她仍念念不忘。 小米非常善于组织腐败活动,我们小组4月的周庄游、年后的腐败活动都很成功,也难怪,其车牌已经标明了其特长“沪FB****”,你看,多腐败。
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大度,学会了鼓励人,期望每年都能够参加领导在3月组织的小组腐败大会。
JLY,莘想事成小组学习委员。齐耳短发,一看就知道会学习(其实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有这种感觉)。JLY各学科都比较平均,是我们平常的好老师,但凡同学们有问题问她,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尤其是小米和她咨询的问题最多,都快成御用老师了。
我很佩服JLY的用功,她不是那种背地里偷偷用功然后明面上告诉你她都没怎么学的人,背单词她记得最扎实,给我了不少的压力和动力,是我学习上良师益友。因为一起吃饭的次数比较多,她比较了解我爱吃肉,有一次出差去了周庄还专门帮我带了一个蹄髈回来,专门和她老公开车送到我公司来,我记得那天还下小雨,很是感动!
JLY同学总说我逻辑好,搞得我很大压力,我是直到模串班的后半段逻辑才突然开窍的,不过人家咨询我问题的时候,俺也只好装模作样的帮着分析分析,心里瀑布汗~
JLY最终联考稍有遗憾,在总分远过C线的情况下,英语小分差了1分,没能最终进入复旦,和小米一起去了东华。我从JLY身上看到了她的执着、认真的那股劲儿,我觉得这种人以后不成功都难,祝她一路走好!
朱公子,组内小红人,的单身男性。朱公子年龄比我们都小,所以各个姐姐们也经常拿他开玩笑,不过朱公子脾气超好,从来不生气。朱公子给我留下最深的两个印象,一个是优雅、细心;另一个是他的努力。经常在一起上课,你可以看到朱公子每天都会带削好皮、切好的水果当课间茶点;我们每次课间都拿一个喝剩下的空的矿泉水瓶子去饮水机那里接水,他会经常带一个大保温壶,里面用热水泡好咖啡,很优雅的用开水壶的盖儿在那喝咖啡。你说说,让我们这些爷们情何以堪。
朱公子可能不算是组内学习最 好的,但是如果你注意,你会发现他很努力。平常不露声色,但是说到某某事儿的时候,我们都说,哦,行,我们下周准备去。然后问他,他会告诉你他已经弄好了,并且已经提前做了哪些哪些准备工作,心思还是很缜密的。
同济的竞争今年很激烈,朱公子最终没能如愿,选择了2年级。朱公子,我看好你!另:我们平常开玩笑最多的就是关于他找女朋友的事情,也顺祝在泰祺2年级的时候朱公子能如愿以偿,也请诸位看帖的单身女同学多“亲身实践”。(摘自朱公子语录)
CHARLIE,著名的钢琴哥,莘想事成小组英语课代表。CHARLIE出现的时候,自我介绍说是80后,我在心里憋住暗笑,心说哥们我咋觉得你比我大不少呢,开玩笑呢。
刚接触CHARLIE的时候会觉得他有点大大咧咧,很多东西被他一描述你都会觉得其实不难。接触久了你会发现CHARLIE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坦然面对,这点对我触动很大。我有的时候遇到困难会有点儿患得患失,接触了CHARLIE后我也在努力向他学习,有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如果是CHARLIE,他会怎么说呢?
CHARLIE也报了VIP班,和我不同,他基本上都能按时去上课。在我那阵逻辑最不开窍的时候,他建议我去听一下凌晨老师的课,后来我听了他的建议,在网上把凌晨老师的网课听完了,挺神奇的,我把孙勇老师讲的和他的揉在一起,我发现融会贯通的效果出现了。最终的联考逻辑错了4个,比任何一次模考都要少,我觉得还是挺感谢CHARLIE的提醒的。同时也提一下,如果有条件,可以听不同老师讲同样的内容,有时候真的会有惊喜。
CHARLIE最终的联考的分数并不十分理想,但他还是比较平静,也做好了2年级的准备。可最终公布分数线的时候,他凭借自己的C线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安泰,钢琴哥继续加油!
[小结局:等待的日子]
之所以不叫大结局,我认为MBA备考只是人生中一个普通事件而已,按照矛盾论的说法,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老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立刻产生。对于考得不好同学,来年积蓄力量再来,对于考上的同学,要思考怎么样能够更好地完成2年学业,如何学以致用,实现邓爷爷说的“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故以“小结局”作为本文的最后篇章。
考完试之后到过年这一段时间是惬意的,每天在自己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新年晚宴中度过,晚上偶尔还是会梦见考试考不出来、答案不见了等等,就像我毕业若干年后仍旧有时会梦见自己在考四级一样。但同时又有一些失落,习惯了备考时每天晚上2个半小时的学习,考完试后突然有些不习惯,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了。
很快,1月15号,泰祺以很高的效率在论坛上公布了各门考试的答案。有点不敢对,怕自己错很多,年都过不好。纠结了2天,看到论坛上小组同学都对好答案晒了一下大致的正确率后,终于忍不住了。我印象特别深刻,在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我陪老婆进行例行产检,在医院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对了答案。首先对的是英语,应该说这是分数中不确定性最 大的一块,也是考完之后大家反映普遍反映考得不好的一门。打开网页,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虽然没有当时提前批面试那么紧张,但对完答案后发现手心儿全是汗。阅读理解:错了7个,当时我紧张的原因还有一个,因为对完PART A我已经错7个了,而据论坛同学反映,这次很多同学都栽在PART B新题型上,我紧张的要命。还好,王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帮了大忙,PART B全对。完形填空不说了,超烂,只对了8个。因为今年的主观题比较简单,尤其是翻译,所以对完答案也心定了,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估计应该有70分。(实考69分)
对综合的时候已经好多了,数学这次偏简单,做出来的题目基本就知道对不对,只是充分性判断上有些题目有点纠结。果然,前15题错了1个,充分性判断错了3个。比较紧张的是逻辑,因为这东西有的时候很奥妙,尤其是最后考试临近交卷子的时候,做最后几道逻辑题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大脑已经都转不动了,还好,之前的复习和练习给了我一个不算差的结果,错了4个。对完所有的答案之后长舒一口气,感觉这次应该差不多了。
之后就是无聊的每天扳着手指头算分数,正过来算倒过来算,算来算去,估计自己应该有225分左右。心里还臭美一下,嘿嘿,说不定能拿个三等奖学金呢。(事实证明当时我是白日做梦,高金的规则中如果C线能达A线,至少确保三等奖学金,但是我忽视了今年的A线和去年的A线是两个性质,去年的A线是215,今年的A线是235)
今年的批卷有点一波三折,先是大家都觉得英语普遍很低,结果很多人都比预期要高,我的英语分数估的比较准,估计70分,实际69分。大家都觉得今年综合简单,但是综合分数很多都不高,都栽在了语文上。我之前也没想到语文只得了29分(倒算下来得出的,前提是泰祺答案都正确且我没有记错且没有涂错卡)。因为在我的做题顺序中,语文是综合中最先答的,时间上有保 证,质量上一般也有保 证,平常模考的时候至少都在40分朝上,偶尔还能混进模考语文单科前20名,但偏偏这次考试栽了。抛开批卷较严的客观因素,我想可能写得的确有些地方不太好(当然没有评卷也无法得知到底哪里不好了),只能建议后来人要多练,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增强自己审题、立意以及累积论据的能力。
接下来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泡坛子,希望从上面得到点什么,其实不知道在自己上面干点什么,当时论坛上有同学惊呼“我病了”(因为习惯上论坛,一天不上就不舒服,而在没考试之前不是这样的),我想“我也病了”。不过除了在组内的帖子灌灌水,基本上我只看不回。
可以查分那一天,我从早晨就开始拨打声讯电话,一直说未开通。中间因为太无聊,甚至在想自己的准考证会不会涂错啊,答题卡会不会串行啊,看来人不能太无聊,太无聊了会瞎想。说来也巧,当天晚上到兰州拉面馆去买点儿外卖,突然间就打通了,我还没来得及紧张分数就查出来了。赶忙给老婆打电话汇报,213分,综合比预想低了十几分,主要是语文。不过心算是定了,因为根据往年的经验,这个分数应该可以录取了。
知道自己分数后就很想知道同学们的分数,但是不敢打电话问,怕别人没考好。最后还是小米挨个儿把我们都联系了。之后是继续每天在论坛上无所事事,等学校划线,看同学们各种各样或抒发感情、或抱怨的帖子。
年后小组组织了一次腐败活动,吃饭+唱歌+杀人。好久不见,真是想念,大家席间甚是高兴,都喝了不少酒。活动结束后的感人道别场面就不说了(当然也不像大家想象那么感人了),寥寥几语,同学间的深厚感情随着酒精升腾,流露于每个人的脸上、眉间。
很奇怪,似乎同学间的友谊和同事间的友谊不同,也许是并不长的相处,却感觉大家已经像一家人,亲人的分别总是让人不舍,希望十年后我们仍旧能像今天一样再相聚。
高金的分数线出得比较晚,也不出大家所料,今年分数比较高,接下来的环节是政治考试。对于政治考试,我还是没有放松的,我特怕阴沟里翻船,这样就太可惜了。先是下载了安泰的政治备考资料,天啊,100多页,再加上参考书一共有300多页。看了头几页,是毛爷爷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很晕,看不下去。
那阵是我压力比较大的时候,3月9号早晨,我陪老婆去例行产检,结果例行产检那天变成了正式生产,小家伙等不及了,提前三周出来了。家里的亲戚订的月底的机票才过来,那几天忙的不知所措,节奏全乱了。不过生产很顺利,从躺上医院床开始到儿子的第 一声啼哭,总共只4小时15分钟。
在我们一家三口团聚之后,感觉没时间去看政治了,在头昏脑胀的度过了几天之后,猛然间看到安泰的同学们考完政治之后开的贴,论调很悲观,结果很严重~我猛然间觉得不大对劲了(高金这点好,政治考试比安泰晚一周),剩下的一周陡然间加强了政治的复习力度。我采用的是这样的流程:1、通读所有资料一遍;2、为所有资料做读书笔记,把核心意思拎出来,并把各文章中的分论点注明并标明页码;3、最后再通读资料一遍,并熟读读书笔记二遍。我突然发现,这些政治资料又为我打开一扇窗户,当我读了几遍后,我忽然发现这些内容写得非常有道理,可以从我们国家几代领导人身上学到很多。我向毛主席保 证,我没有说假话,毛主席那篇矛盾论初读觉得很抽象,细读写得非常精彩,你可以用这些道理来解释生活中很多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可以用这些道理来启发自己,可以对事情看得更深刻。后面不说了,邓爷爷有邓爷爷的特点,在深圳、珠海、武昌的讲话中透露着做事情的思路,大刀阔斧,我很欣赏。包括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学习不是随时间单调递增的函数,而是阶梯型的增长,就是从他的讲话中悟出来的。他提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就是要趁着好时机好好干一把,取得快速增长,之后可以慢慢消化增长带来的问题,欧美很多国家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其实我觉得人的成长也是一样,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每一年每一天你都有快速成长,往往在某几年中抓住好时机有一个大的飞跃,之后可能平淡一些,小幅增长甚至不怎么增长,然后再循环,再抓住好的时机实现跳跃性增长。我觉得人的一生中只要抓住3次左右的好时机,就可以奠定自己的生活基础了。读MBA算不算呢,不知道,也许有可能。
最后的政治考试来临,我发现这套学习方法还是比较有效,填空、选择题中除了辛亥革命多少周年我没找到之外,其它题目我都是非常迅速的找到了原文的答案。(辛亥革命那题最后我根据残存的记忆蒙对了)辨析题有一题没找到答案,其它全都找到了。论述题不说了,没有现成答案,但是如果对资料足够理解的话,关于十二五规划经济方式转变的题目只要把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经济建设那段放上去就OK了。给后来人做个参考吧,我觉得政治考试不单单是走过场,还是要认真,据说每年真的有人卡在这里。另外,大家都到了这个年纪,认真读点东西是很有好处的,那些政治资料我在高中就读过一部分,但是缺乏实践基础,读了也没感觉。但工作了快10年后,你再去读同样的内容,很多东西就会和你之前的实践产生共振,你会悟出很多道理,我想这也是政治考试给我带来的启发。
之后收到了拟录取通知,算是尘埃落定吧,于是就有了本文。我现在在想,我应该如何更好地完成这2年的学业呢?我怎样才能学以致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呢?MBA考试的结束,既是一个终点,又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不管考上也好,没考上也罢,希望大家都站在自己全新的起点,照着心中理想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