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4月中旬在浙江大学MBA中心网站公布的录取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就像看到考友的名字一样,没有太大的感觉。而准备的这一年,却让我难以忘切,趁五一假期之闲,思絮回转到去年的同期。
我把自己备考的整个经历分成了四个阶段,把中间的感受简单的分别罗列一下,在追忆往事的同时,也期望能给各位备考的兄弟姐妹在复习过程有所帮助,特别是和我情况类似的考浙江大学的朋友。
首先,我把当时自身的情况介绍一下。本人男,29岁,儿子四岁(结婚较早),电大市场营销二年制,1999年英语三级考不到60分,英语四六级只是遥远梦想。由于早一年上学,大专又是二年制的,所以工作时间倒是不短,等入学时已整整八年,抗战都胜利了。言归正传,简单谈谈我的复习感觉。
一.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07年5月-07年8月中旬):网上交考友、信息收集、购买资料、制定计划。在这个阶段中,趁着上班空闲的时候看看MBA的一些论坛,浏览前辈的经验谈,加入一些备战群,找一些考友。其实早在五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制定计划了,那时算算有足足八个月,当然一边定计划的同时,一边也在不停地修改计划。那时计划的制定方式是以月来划分的。英语分为三步(5-8月单词背完,9-10月做真题及阅读100篇,11-12月模考、1月查漏补缺)。数学也分为三步(5-8月初数、微积分、线代、概率过一次;9-10过第二次;11-12月模考,一月查漏补缺)。逻辑和作文那时没过多考虑,开始计划放到了9月份(也是听前辈介绍的)。
我相信准备早的考友都会有这种情况,会把自己的计划调整很多次。这个时候的信心是相当饱满的,而且对于自己的MBA未来充满了憧憬。事实上,由于工作上出差较多,自己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没有很好的规划。在这四个月中,我只完成了二件事:把英语单词的A部分背完、微积分看了一下。而等到8月时,发现自己订的计划基本上都没完成,而时间好象突然少了一半,于是不得不重新调整计划。更要命的是,7月份考试中心宣布数学考试内容调整,取消线代和微积分,这就意味着我之前的四个月所有复习只剩下了英语单词A。进入8月份后,自己有点急了,那时倒不是来自学习的压力,而是觉得计划没完成,有点自责感。
第二阶段(07年8月中-07年10月):进入学习的状态,对于机工版的辅导书,已把基础的部分拿了回来。由于前几个月制定的计划没有完成,而且几乎是没怎么执行,所以我在8月份的时候去报了个辅导班,是系统班。这里顺便说说辅导班的事,他们一般从4月就开始全年的赚钱计划了,4-7月是基础班;8-10月是系统班;11-1月模考串讲班;3-4月面试辅导班;大抵是这样。从个人备考及身边考友的反馈积累来看,辅导班对于自觉性不好的同学是相当有用的,它更多是让你认识一些人,感受一种学习的氛围,当然也较快地了解一些信息。有些基础差的问,是不是一定要报辅导班,我看因人而异吧。如果你自觉性够好的话,一般在家复习也是可以的。如果你经常出差而且一出差时间较长的话,那辅导班意义也不大。但最后的模考班,感觉还是有点用的,这个时候去感受一样个人觉得比较有必要。反正一句话,还是因人而异吧,我认识的二三十个考友中,没上辅导班的几个人基本都坚持下来了,而且他们的考分一般都比较高,主要是和他们的坚持密不可分的。当然想考北大,复旦,清华的除外。浙大等,其实并不难。
在这个时间段中,8-9月因为心态还没调整好,所以学习的状态还没有。那时开始每个周末都去听课了,但回来复习的比较少。那时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复习小组,对于没按时完成作业的罚钱,我记得自己好象被罚了约200元,大约是某项没做罚20吧,呵呵,那至少也有10次了。到了9月中的时候,基本上进入状态了,那时根据学习的情况又作了计划调整,那时的计划和是跟着辅导班学习的步骤了,基本线比较细了。内容就是上面的大方向由月调整到周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间段是最考验人意志力的时候了,我们在8月初组成的学习小组共12人,等到10底时,最后有4人坚持了下来,而坚持下来的4人,全部过线了。我在这个阶段中,保 证每周有三个晚上看书,每次二个小时左右,平均下来每天一小时。
第三阶段(07年11月-07年12月):这个时候是比较痛苦的时期,除了工作上的压力外,这时基本上每天都要捧本书看一下了。来自体力、脑力上的考验在这个阶段开始显现。由于那个时候开始模考了,所以模考的成绩会带给自己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且经常会有“参加这样的考试值不值”之类的想法出现。这个时段的备考,可能对后期的成绩会有较大的影响,个人认为,只要坚持下来,上线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要上好一点的学校,这个时候花些功夫就必不可少了。这个时段除了把知识点巩固外,找考试的感觉很重要了。如果说基础不是太好,那我建议10月份以前最 好把机工版教材过一遍。基础好的,在11月底前也一定要把基础的东西找回来了。当然,在第三阶段时,我又把计划做了一遍,不同的是,我把内容细分到了每天上。
我自己那时下了必胜的决心,所以在12月份时,向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期,事实证明这一个月对我备考来说,至关重要。我四次模考英语都在50以下,而联考是60分,其实这十几分的提高主要来自于这一个月。
第四阶段(08年1月):这个时候是查漏补缺阶段,在这个时候也不会东想西想了,能坚持到1月,基本上把知识点都掌握了,只是考试感觉的强化、考试技巧提高等问题了。我们是在19日联考的,在这个阶段,我主要是把机工版做的错题和例题看了一遍,然后是看一些模考卷上的错题,然后自己再模拟二次,强化一下感觉。
以上是我备考过程中阶段的划分,我的最 大心得是:
1.坚持就是胜利。
个人觉得如果不是考北大,复旦的话,其实不用从四五月开始那么早。即使你想想早动手,那也限于单词。因为战线拉的长的话,真的会很累。
2.结交一些考友及时了解信息。
我是报了辅导班,所以信息了解一般都是最快的,如果没有报辅导班的话,最 好去结识一些报辅导班的同学,他们会告诉你当年的一些重大调整情况,比如说数学大纲调整等。当然也可以上一些论坛自己关注一下。
3.找对教材。
在书店的时候,往往会有较强的购书冲动,感觉较好的全部会买,什么单词词汇了,一个月狂背了,奇迹100分了,作文大全了等等。事实上,MBA备考不象普研和高考,你没有时间去看那么多的书。以我自己最 大的感受是,千万掌握机工版的辅导教材,其他的根据你自己的时间去看。最忌是这本书看几天,找到一本更好的,看个把月后,又换成第三本,到头来看看全是新的。
4.计划的严格执行。
订了计划不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我的执行情况是,第(一)阶段按“月”分的,基本没执行;第二阶段按“周”分的,开始执行;第三阶段按“天”分的,严格执行。
二.各科备战
(一)数学备战
在取消了微积分和线型之后,概率也只是基础部分,所以MBA数学考试基本和高考范围有点类似。现在数学考试大纲包括:初数、几何、概率初步。数学备战情况:
1.大纲出来前,由于觉得自己微积分和线代比较薄弱,所以只看了这方面(线代没来得及看),而最后是由于大纲调整这部分时间浪费了。
2.辅导班8月份开始后,数学跟着辅导班的课程安排走,基本上是一周大约上一天,一天过机工版一章的进度,也就是一周一章的速度。
3.大约在10月份数学部分所有知识点上完。而我其实在9月底基本上把机工版的数学全部作了一遍了(好像只留了解析几何)。所以课程上得也比较轻松,就最后解析几何讲的那天,由于事先没怎么准备,所以感觉有点累。其实在上课时我基本把数学复习了一遍。机工版的做做还是比较快的,印象深的是刚上手感受好像都不会做了,特别是08年机工版第二章,多项式那部分。第(一)次看时,一题也不会做了,强行看了一二天,之后就有感觉了。
4.在所有知识点做完后,要有一个做题的过程。这里我顺便说说数学的备考资料:机工版教材、机工版提高版(褐色的)、机工版模拟十套,我只做了上面这几部分。一般来说,集中花个半个月时间,把机工版两套做完后,做机工版模拟十套,已经蛮有感受了,个人也认为数学准备这些应该差不多了。我四次模考的分数差不多都在50-60,最 高一次60出头。
5.对我自己来说,数学其实自己做上辅导课差别不会很大的,上辅导班的话,有些不懂的,大家可以商量一下,推进速度会快一些。
推荐资料:机工版教材、机工版提高版、机工版模拟十套。
(二)英语备战
怎么说呢,英语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应该是相当困难的。工作八年,从未碰过,当时基础是三级未过,也就是说在英语好的时候,其水平也难过三级。所以备战英语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我也重点谈谈我对英语备考的感受,给一些象我这样大龄的、英语不好的朋友分享一些经验。
对于许多MBA备考者来说,英语可谓是一块拦路石。而在我们辅导班的成员中最终没上的,有一部分基本上都是在英语上出了问题,而他们的总分往往都远远高于国家线。数学难度降底、语文逻辑基础类似的情况下,英语成了MBA考试中最关键的部分。不在外企工作、非英语专业、没有英语工作环境的考友,以前四六级积累的往往老早就还给老师了。而英语最为关键的则是词汇关和阅读关。新大纲调整后,对词汇的要求进一步扩大,MBA英语难度接近六级水平(本人没考过四六级,只是拿了些四六级的真题做了一下)。与普研相比,难度不低于普研的。总词汇要求大约5500个吧,还有一些词组。就我个人的感受来看,不要去相信那些所谓的几天速记法,背单词的基本功还是要做的。在上辅导班的时候,我几乎一点也听不懂。因为听不懂,所以辅导班的英语课逃的是最多的。我认为事先可以去了解一些不同的记忆法,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词根词缀记忆法,在了解了词根词缀后,背起来会快一些,相信大学都有这方面经验,我是从头开始的,所以印象会深一些。而阅读上,一定要学会科学的方法,我有些朋友,词汇量在后期没我高,但他们的正确率很高,原因是他们有比较好的语感,同时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一开始的时候,我是硬生生地去理解文章,结果大篇单词不认识,做阅读全凭感受,结果是20个能蒙对7-8个。后来一位考友教了我一个回文定位的方法,中间去找关键词句,后期做真题时,我能做到12-13个。英文试卷的结构为:词汇题(10%)、完形题(10%)、阅读题(40%)、翻译题(20%)、写作(20%)。我的整个英语备考计划是背单词+题型复习来的。
1.单词部分:5-8月,我总共背了一个A字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的词汇量大约从1000个上升到5300个。在最后几天,考友间互相抽背的时候,我不认识的已经很少,整个大纲上的词汇记不住的大约控制在200个以内(当然还有些多义的可能会省一项没记牢),但看到了也会有点感觉。背到什么程度呢,当然没有全部拼对的地步,只是看到单词能知道几个意思。我用着最原始的方法,背单词。甚至在最后,我的几个考友都用我的口头语来开玩笑——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单词的渴望,哈哈。从9月份开始,我就把一半左右的时间花在了英语上,其中大部分还是在背单词,一直到考前一天。我把所以单词以字母排好,从最 大的几个字母开始背:A、S、C、P、R,然后是少一些的:B、D、E、F等;最后是扫尾。我的背法是:以M为例,把所有M开头的不认识的摘录到一个本子上,竖着往下抄,全部抄完后又重头开始。第(一)遍可能50个不认识的,第二遍就成了30个,第三遍再少一些,这样递减下去,直至最后剩下几个。每个字母都有一些感觉特别记不牢的,就把他摘到另一个小本子上。一般来说每个字母过个六七遍就印象比较深了,然后隔个几天强化一下,三四轮下来,基本上做到看到英文知道中文意思。强化是随时随地的,我把一张卡纸(硬一点,250克以上)中间挖个小方块,盖住中文的,然后往下看。碰到记不住的有绿色笔划出来(那种笔头粗的那种),感觉特别难记的就用红色的在大纲上划出来。到最后的时候我的整本大纲都是一遍遍绿的,当然红的也不少。这个方法比较傻,但对我来说很有用。我在最后一个月时,基本上只在看那些红的了,而且绿的那些过一遍变的非常快了。5000多个下来,花了约三个月时间,特别累,特别痛苦,但过程回想起来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在这三个月中,我总共用了约15根签字笔,全部用来抄单词的。蠢办法,很有用。这部分搞定后,词汇部分正确率就比较高了。
2.语法部分:我英语从小就没学好,所以什么定语从句,宾语从句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听天书。我一直到考的那天也没有完全理解,但还好,我觉得词汇量足够的话,还是可以弥补的。就象翻译部分,如果你有七八个单词不认识,语法再好,还是比较难处理的;但如果只有一二个单词不认识,管他呢,先按样子中文写下来,然后按中文的习惯组织一下,还是能拿不少分的。
3.阅读部分:这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在20个选项中,我四次模考对的个数分别为8、7、11、12。联考对答案,感觉对了14个,但后来有不同的版本出来,所以也不确定。这个部分的方法很重要,我觉得我的朋友教给我的方法很重要,她06年上普研线的,教我先把阅读的五个题目粗粗看一下(注意:只看题目,不看答案),然后对文章讲什么有个初步的判断。然后把文章中的几段的核心句找一下,一般是在头尾,而一篇五个题目,往往每段(长一点的)出一题。这样子,就知道主要在讲什么了,整篇的头尾要细细看,一定要搞清楚在讲什么,这样子大方向一般不会偏。然后是回文定位,根据后面的题目去文章中找答案,然后在文章中用Q1-Q5标出来。有空的话全文通读一遍,时间不够的话,就直接找答案。找关键词很重要,一般都是原词或意思相同的,所以这个环节还是要靠词汇的。
4.写作部分:建议在最后一个半月准备。背模版,我一共背了三个模板,考试时发现好象是万能的,每个都套的上。模版可以分为现象分析型、观点陈述性、图表型。诸如什么“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之类的。
英语复习的心得是:持之以恒背单词,阅读理解要多做,不求样样都精通,作文模板有套路。最后在教材的选择上,我自己用的是:大纲词汇、历年MBA阅读真题、普研阅读真题。当然听说那阅读理解100篇的口碑很好,我自己也买了,但最后只做了七八篇。
(三)逻辑部分:由于很多考友之前都没接触过逻辑,所以大家的起点都一样的。个人觉得逻辑在9月开始就可以了,自己看比较枯燥,其实我辅导班也就听了两三次课。那时看了一套逻辑的视频资料,听了一遍,感觉还是不错的,听完后就直接做真题了。当把机工版做完一遍后,感觉一般能控制在错5-7个以内。因为英语太差,所以后来也没有做的太多的题目。在我看来,找对材料,找对方法很重要。逻辑大师很多,但每个人方法不一样,我觉得孙勇讲的还是蛮好的,后来听了他一天课,技巧性提高还是蛮快的。逻辑没什么好方法,听遍视频狂做题,一般就过的去了,我四模成绩都在50左右。我推荐的资料是:机工版教材、机工版模拟十套。真题非常非常重要。
(四)写作部分:在辅导班听了刘庆梅大师讲了二天,然后就自己写了。大约写了二三篇,加上四模的四篇,其了也没什么准备了。但我最后的套路基本都形成的。几个朋友都开我玩笑,甚至每个人都知道我的开头,我在写论述文时,基本开头都一样的,“读罢上文,掩卷沉思,心中不仅感慨万分……”。这部分建议大家找几篇好的,然后把套路摘下来,基本就可以了。有效性论证的话,我是直接抄有问题的原句,然后加个语气词,比如“不妥之处”、“有待商榷”等,把自己观点讲一下,就差不多了。由于综合内容多,时间紧,所以写作时间要注意控制好,我一般两篇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我在联考时,其实只花了不到50分钟。
三.复试准备
过完年后,由于自己决定创业了,所以辞去了原先的公司,新公司策划成立中,所以相当忙。MBA复试也没有太多精力去过问了。复试辅导班就免了,但之前结识的几个好朋友这时发挥了很大的价值。我们五个人成立了一个复试小组,队长林凯(传奇人物,联考243分)、厉军伟(坚毅人物,第二年参与,联考197分)、李贺晨(参加了辅导班,联考229分)、余萍(美女,联考231分)。我觉得这个组合相当完美,当然最后我们也全部浙大过线了。林凯有组织力、凝聚力,相当有才华,联考浙大第四高分;厉军伟,去年参加过浙大复试,去年联考成绩190分以上,对复试流程相当熟悉,有经验;李贺晨,参加了辅导班,提供消息;余萍,美女的作用不容忽视,一般来说,有美女在场,表现欲会更强一些,哈哈。我们一共见了五六次面,按照浙大07届复试流程来准备。我们分了几个环节:英语自我介绍、英语TOPIC、中文辨论,听力就各自准备。厉军伟把前一年的复试真题全部拿到了,然后我们就把所有的真题过了一遍,并及时总结自各表现的优劣,形成比较模式化的东西。
08年复试时,部分流程作了改变,当日流程是:上午听力,综合能力测试1,综合能力测试2,政治;下午是英语TOPIC,中文辨论。我听力没有准备,由于基础实在太差,所以基本上没一个听的懂的,反正前一部分全部选B,后一部分全部选C。综合能力测试1,是类似一些智力测试的题目,写几个数学,然后最后一格空出来,根据规律填;还有一些是图形的,根据出现的规律选答案。综合能力测试2是一题案例分析,在三个题目中自己选一个,这三个题目分别是:推算杭州市加油站数量、杭州市私家车数量(另一个一时想不起了)。不注重答案,注重推理过程。政治不用准备,可以带一张A4纸进去,是温总理的一篇报告,到时网上随处可下载,没有人因政治不及格被刷的,注意一点是对****的看法,只要正面就行。今年取消了英语自我介绍,一进去就抽签(正一、正二、反一、反二),我抽了个正一,哎,TOPIC从我开始。倒,本来准备的几句套话没用上。公布题目,一分钟后英语TOPIC,与其说讨论,不如说发表意见,每个人陈述一分钟,然后就进入中文商辨了,我抽到的题目是“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到国外留学,你怎么看这种现象”。也是一分钟准备,然后各自陈述观点,然后是辩论,最后总结一下,我拿到的题目是“博客要不要实名制”。
四.写在最后
1.关于辅导班
因人而异,在我看来,如果自觉性比较缺乏的朋友,还是去报个班好,毕竟跟着大家的进度来,会有急迫感。每家都差不多的,反正到时看,哪里方便去哪里,这是我的建议。模考还是值得去一下的,毕竞最后时刻感受一下考场气氛还是要的,毕竟我们多数都是好久没入考场的人了。
2.关于复习材料
切忌贪多。上面我基本就每个科目推荐了复习资料,最后意见是,一定要重视真题。机工版教材好好看,其实个人观点是,官方的东西弄懂,应该问题不大了。
3.关于进度安排
整体进度上,不用太早的,坚持就是胜利。时间太长了反而最后面有疲倦感,基础一般的同学也不要太晚,9月动手比较适合。
4.关于考试时间分配
也是因人而异,但大众的分配时间是数学一小时,写作一小时,逻辑尽可能在40内搞定,多出些时间用来涂卡什么的。
最后感谢一下共同走过的兄弟们,正因为大家的相互扶持,才有最后的成功。他们有(以认识先后):林凯、虞波、余萍、谢幼、厉军伟、韩波、李贺晨、吕小薇、黄庆红等等。还有前一届朋友的指导:LYLEE、如意等。当然最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太太的长期支持,还有我可爱的儿子。一句话,不容易,老大不小了,还整啥子MBA。
砺志者事竟成
学海扬帆
百日乘风济沧海
恒心人天不负
书山寻径
数载攀崖凌绝顶